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

ID:2526414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_第1页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_第2页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_第3页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_第4页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的控制论文摘要:自密实混凝土(SVB)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新拌混凝土的特别的性能。然而自密实混凝土这些特性是通过质量稳定的最优化的原材料以及制造过程达到的。在实际应用时,作为预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其必须显示出所需要的新拌混凝土特性。在混合物混合结束与浇筑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总计可能超过90min,在这较长时间间隔情况下,与在预制工厂应用相比,要求考虑时间和温度对自密实混凝土(SVB)的实用特性变化的影响。掌握粉体材料应用、含水量和增塑剂作用原理以及其相互影响方面的足够的知识是必要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构成对混凝土流变性能、混凝土硬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影响由试验室试

2、验确定。在对预拌混凝土相同原材料和相同配合比的监督检查应根据在结合实际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可否运送由试验室的结果确定。所有被监督检查的混凝土应符合客户订货确定的硬化混凝土性能要求。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性能;控制1介绍自密实混凝土(SVB)是一种受重力的影响自由流动几乎可以流平的、能排除空气完全填充满钢筋和模板之间空间的混凝土。根据自密实混凝土(SVB)特别的自密实的效率效能的特性,自密实混凝土(SVB)还是一种高性能的混凝土。与其他高性能混凝土一样(如高强混凝土.freel流体特性,可用Bingham模型来描述。水泥浆或粉体颗粒悬浮体的流变特性可用建筑材料流变仪(如同粘度仪N

3、T)测试确定,并用流变曲线的形式来描述。在试验中用不同的旋转的速度N(1/min)旋转,伴随悬浮体的传递引起的剪切阻力被测量和描绘出来。由于Bingham模型的有效性,相对流动界限极点g和相对动力粘度h可根据测点按公式T=g+h·N求得。水含量和增塑剂的数量不同程度对参数g和h产生影响:增塑剂的数量上升导致相对流动界限极点g的降低,而水的数量的上升导致相对流动界限极点g和相对动力粘度h的减少(见图2)。当确定混凝土流变性能的测量规程一定时,流动度sm和相对漏斗速度R证明是令人满意的。当流动度主要受相对流动界限极点g影响时,相对漏斗速度主要地取决于动力粘度h。评估混凝土

4、流变性能适合采用图3中二个测试参数的表示法。对流动度sm和相对漏斗速度R的实用性范围是有限的,根据经验此范围混凝土施工性能,或者说SVB流动能力和抗离析能力是令人满意的。在此范围外,混凝土构成偏向离析沉积,或者说混凝土排空性和流动性(沉滞)不令人满意。通过许多研究表明,第四个角落区域是完全没有可能存在的的。在图中通过sm(流动度)和R(相对漏斗速度)大小测量的情况(图3),水和增塑剂含量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判断的,这样最终就可以决定是否有针对性去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SVB离析的可能性可以用垂度棍检查出来。SVB通过钢筋阻拦圆环,其流动行为被阻拦,可以用这阻拦圆环或箱形测试流动度方法,准确

5、地测定混凝土的性能。3试验室检验3.1混凝土技术要求被检验的混凝土应满足客户订货的需求,而客户订货的需求也应符合DINEN206-1和DIN1045-2规定的XC1/XC2分类等级的要求。涉及到粉体颗粒类的混凝土中粉体颗粒含量大约为550kg/m3。试验室检验的规定目标通常适用以下条件:流动度sm在60cm和75cm之间,相对漏斗速度R在0,45s-1和1.0s-1之间。在箱形试验时测试上升的高度必须至少达到32cm。SVB必须在拌和完后的至少2h时间内保有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运输和浇筑的性能。在实际中,检验是通过在试验室针对性的充分的初始试验和通过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日常的检查结合在在

6、一起进行的。3.2混凝土原材料3.2.1水泥和混凝土外掺料粉体颗粒混合物的构成按照DIN1045-2最小水泥用量和允许的最大水灰比进行调整,按照DIN1045-2中的XC1/XC2等级规定,粉体颗粒混凝土粉体颗粒含量大约为550kg/m3。因而得到水泥用量240kg/m3和粉煤灰用量310kg/m3。根据DINEN450,使用了CEMIII/A32.5N水泥,使用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外掺料。水泥的需水量为30.5%,粉煤灰的需水量为31.5%。195min时水泥开始凝固。用βp参数程序评估水泥和粉煤灰以及粉体颗粒混合物的颗粒化程度,确定混凝土混合物饱和含水量,混凝土混合物饱和含水量符合

7、以下规定:水与固体材料体积比,对于水泥为1.05,对于粉煤灰为0.65,对粉体颗粒混合物为0.9。最终含水量满足能使水与固体材料的质量比达到约为0.35。根据βp参数程序试验求得的饱和含水量比SVB所需要的含水量要高,比混凝土初始含水量减少10%,因而应进一步进行研究优化。3.2.2增塑剂初始试验按照一般建筑管理允许的含有高活性物质PCE的有效成份选取四种增塑剂,根据制造商的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说明是符合要求的。固体含量根据EN480-8由增塑剂蒸发测得。被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