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

ID:2527273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_第1页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_第2页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_第3页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春季植树造林常用技术要点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气温回升,土地解冻,万物复苏,苗木解除冬眠开始生根发芽,是我们传统的造林季节。为了提高春季造林绿化的效果,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一、正确选择树种  造林绿化树种选择应符合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即选用的造林绿化树种,其生态学特性必须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而且异地调苗时种苗产地与造林地区要处于同一生态区。从我县情况看,沟坡台田造林可选用耐干旱瘠薄的树种如侧柏、刺槐、花椒、柿子、核桃等;一般道路造林可以选用速生杨、泡桐、中槐等树种;村庄绿化可选用雪松、女贞、龙柏、黄杨

2、球、泡桐、中槐等绿化树种;本文由.L.收集整理堤坝护坡可选用刺槐、紫穗槐等。  二、选用优质壮苗  长远发展靠良种,当前造林靠壮苗。壮苗的生根能力旺盛、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快。壮苗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苗干粗壮而直,上下均匀,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苗干皮色正常、规格统一;二是有发达的根系,主根而直,侧根多而根幅大;三是有适宜的茎根比。茎根比小的苗木,根系发达,苗木重量大,质量好;四是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五是有正常而饱满的顶芽。特别是萌芽力弱的树种必须要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三、妥善处理苗木  将苗木从苗圃移植到造

3、林地,能否成活,与起苗--栽植过程中苗木本身是否能维护水分平衡有密切关系。造林时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组织流水作业,尽量缩短移植的时间,同时,要必须保持苗根湿润,不能受到风吹日晒。常绿树种必须带土球,容器苗或带土球苗保证容器完整或土球不破损;落叶树种应采取根部沾保水剂泥浆后运输。为减少茎叶部分蒸腾水分,必要时可喷洒蒸腾抑制剂或按规定要求修掉部分枝叶。如不能及时组织运输或栽植时,应将苗木暂时埋植在潮湿的土中进行假植,防止根系干燥。栽植前必要时可进行根系修剪,主要是剪掉起苗时受伤的根系或发育不正常的偏根,为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可进行适当

4、修枝或剪叶。  四、科学造林  1.要认真整地。造林整地是在造林前清理林地和翻垦土壤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改善造林立地条件的有效途径。我县土层深厚,不必全面整地,直接开穴栽植即可,栽植穴的大小以造林苗木土球或根幅的1-3倍为宜,过大增加造林成本,过小不利苗木生长;沟坡台田坡度大、土层瘠薄,一般可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以造林苗木土球或根幅的0.5-2倍为宜。  2.营建成片林时,最好实行混交造林。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大规模单一树种的成片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给造林和育林带来了方便,却埋下了病虫害肆虐的隐患,一场虫害毁掉整片森林的惨例屡见不鲜。因此,

5、我们造林之前就要先考虑生物多样性,采取2个以上的树种,营造混交林。  3.正确栽植。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使根系在坑内舒展,并保证根系与土密接,苗木栽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等表土出现干片时要及时培土。立地条件差造林时,应采取ABT生根粉、抗旱保水剂、地膜覆盖三项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五、及时管护  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造林后必须进行及时组织抚育管理,林木才能够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1.适时浇水。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对新植幼树浇水,栽植后半月内若无有效降雨,应立即浇第二遍水,以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保证树木成活

6、。  2.根际覆盖。灌水后及时进行树盘覆盖,覆盖物可选择地膜或麦糠、秸秆、杂草等,防止土壤水分散失,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力的恢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生长。  3.适当修剪。我县春季风多风大,不仅容易动摇新栽苗木,影响根系生长,而且会加剧水分散失,降低造林成活率。解决的办法是树木栽植后修剪掉不必要的枝梢,减少蒸腾面积,削弱风的危害。  4.松土锄草。及时松土除草,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减少水分散失和病虫害的发生。松土锄草次数要根据浇水次数和天气条件而定,在浇水或雨后地面变硬时及时松土,可起到松土和锄草双

7、重目的。  5.及时防治病虫害。树木病虫害的发生与管理措施密不可分,如果管理措施得当,树木生长旺盛,病虫害不易发生。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清理病株病枝;发生虫害,要根据虫群发育周期,在虫群数量迅速增长之前进行灭虫。此外,对于死亡的苗木,要及时选择大苗进行补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