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

ID:25274303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_第1页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_第2页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_第3页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_第4页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 1工.L.程概况  本项目部为中交股份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段五工区三作业区,本作业区施工范围为丹阳至昆山特大桥阳澄湖桥段(2)DK1245+829~DK1252+017.79段桩基、承台、墩柱、上部连续梁施工。总长6.189km。  本作业区高架桥包括承台193个,最小尺寸为10.5m5.6m2m,最大为:18.2m10.4m3.5m,属大体积砼施工,大体积砼施工对模板和模板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因此我作业区全部使用大块组合钢模板,对拉方式全部采用钢绞线对拉新工艺。 

2、 2传统对拉工艺  传统的对拉工艺采用高强钢或者合金钢拉杆,强度和刚度都能满足施工要求,但其致命缺点是,高强钢或合金钢对拉杆不能弯曲,在大体积砼构造物或者作业面限制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对拉杆穿不进或拔不出来的现象,穿不进则影响施工,拔不出则会带来如下缺陷:  2.1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遗留对拉杆会在构造物内部形成一条很长的锈蚀通道,极大的损害了砼结构物质量和耐久性;  2.2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带来资源浪费。  3钢绞线对拉工艺  承台模板安装时采用对拉钢绞线进行固定,对拉钢绞线采用φ15.24钢绞线,两端

3、用锚具夹片固定,用通心螺杆、螺母调整钢绞线伸长量和预张力。  钢绞线对拉工艺的优点:  3.1对拉钢绞线具有极强的对拉力;  3.2对拉钢绞线柔韧性和弯曲度很大,特别适用于大体积砼结构物和作业空间限制的情况,杜绝了拉杆遗留在结构物中的弊病,保证砼构造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3.3通过对拉钢绞线的预张,钢绞线的张拉力可以抵消砼荷载和施工荷载(浇筑前钢绞线的张拉力由内撑钢管、地脚钢筋等平衡),从而可以保证浇筑时钢绞线零伸长,模板不变形,保证大体积砼的尺寸和外观;    钢绞线对拉承台的浇注    钢绞线对拉使用的锚具钢绞线

4、锚固端  4钢绞线对拉工艺受力及伸长量验算  4.1承台钢绞线对拉受力验算(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选10.5m7.5m2m的承台计算示意。拉杆采用φ15.24钢绞线,拉杆横向间距为3.25m,纵向间距为0.75m,施工温度取25℃,砼浇筑速度保守取0.4m/h(根据实际经验,该种承台浇注时间为5小时左右)。  对承台的竖直模板来说,新浇筑的砼的侧压力是它的主要荷载,当砼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作用于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故有效压头高度为:  作用于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  则拉杆

5、承受的拉力为:    钢绞线的容许拉力为:    ,即砼施工荷载远远小于钢绞线极限抗拉力。  4.2承台对拉钢绞线预张拉伸长量计算(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模板调整完毕后,首先用钢管撑将模板上口支撑,将锚具及夹片固定打紧后,通过套在通心螺丝螺杆上的螺母的旋转张拉钢.LPa2.5cm²=12.5KN  钢绞线分上、中、下3层布置,横向间距为3.25m,竖向间距0.75m。  每束钢绞线的力50KN分布在3.25m0.75m=2.4m²的范围内,垫块个数为9.6个,则每一个垫块分担的压力为5.2K

6、N,小于垫块的可承受压力12.5KN,故垫块的抗压力足够。  4.5计算可知:  4.5.1钢绞线的对拉力远远大于新施工砼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4.5.2对拉钢绞线的适量预张拉可以完全抵消浇注时产生的砼及施工荷载,保证浇注过程中模板位置的零变形;  4.5.3浇筑前对拉钢绞线的张拉力利用内撑钢管、模板底限位钢筋来平衡,浇注过程中,砼侧应力及施工荷载逐渐增大,钢管内撑和模板底限位钢筋力逐渐减小,而模板始终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底部限位钢筋采用16圆钢,打进垫层10cm,露出5cm,间距1.5m。限位钢筋与模板间用高强

7、度砼垫块支垫,避免漏筋。限位钢筋受力在此不再计算,一般均能满足固定模板的作用,可根据经验设置。  钢绞线对拉工艺施工工艺流程  5.1钢筋骨架验收后模板吊装  钢筋骨架绑扎完毕,骨架周围按设计要求均匀设置高强预制垫块,密度不小于每平方米4个。然后用吊车吊装模板。模板整体初步稳固时采用绷线法将模板边口调直,消除错台,并采用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L.  5.2模板加固  模板加固方式:  5.2.1模板底部采用限位钢筋支撑和钢绞线对拉的平衡体系来固定;  5.2.2模板顶部采用钢管支撑和钢绞线对拉的平衡体系来固定;  

8、5.2.3模板外部采用方木支顶。  5.2.4模板中部,钢筋骨架上均布的高强砼垫块可以抵抗模板中间对拉钢绞线的张拉力。  5.2.5钢绞线穿束、固定  钢绞线分上、中、下3层布置,横向间距为3.25m,竖向间距0.75m。  穿拉钢绞线前首先将PVC管准确接通对应的对拉孔并固定,PVC管保持水平顺直,接口处包缠多层塑料胶带以保证接口牢固和密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