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合成开题报告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

ID:25278160

大小:50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_第1页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_第2页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_第3页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_第4页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磺胺合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工艺设计阶段(一)、磺胺背景资料1、发展历程: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了控制。同时它的作用机制的阐明为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代谢拮抗。早在1908年,磺胺就被合成,但当时仅作为合成偶氮染料的中间体,无人注意到它的医疗价值。直到1932年domagk发现了百浪多息,可以使鼠、兔免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感染,次年报告了用百浪多息治疗由葡萄球菌引起败血症的第一病例,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兴趣。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而由于乙酰化是体内代谢的常见反应,因此推断百浪多息在体内代

2、谢成磺胺,而产生抗菌作用。然后证明磺胺在体内外均有抑菌作用。从此之后,磺胺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工作发展极为迅速。1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至1946年共合成了5500余种磺胺类化合物,并有20余种作为合成抗菌药在临床上使用。磺胺类药物在细菌性传染的化学治疗上,有卓越的功效。它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的磺胺药物合成上的研究成果,是医疗事业上一件有极重要意义的事。人类依靠了磺胺类药物,在与病菌作战中,取得过空前的胜利。许多严重的危机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诸如产褥热、丹毒、猩红热、

3、败血症以及肺炎、骨髓炎、流行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创伤传染及眼耳鼻喉等的化脓性传染等,都纷纷低头;它的治疗功效,在化学治疗学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磺胺(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式】:【化学名】对氨基苯磺酰胺【中文通用名称】磺胺【英文通用名称】Sulfanilamide【其他名称】磺酰胺、对苯胺磺酰胺、对磺酰胺苯胺。【性状】从乙醇水溶液中析出者为白色叶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先微苦而后甜,遇光变色。相对分子质量172.22。相对密度1.08。熔点165~166℃。不溶于苯、乙醚、氯仿,溶于水(g/l):10℃时2.6、25℃时7.5、40℃时17.0、6

4、0℃时40.0、100℃时477,也溶于乙醇,每37ml乙醇可溶1g,每5ml丙酮可溶1g,溶于甘油、丙二醇,溶于盐及氢氧化钠(钾)溶液,磺胺水溶液石蕊试纸呈中性。【药物功效】本品为磺胺类药物中毒性较低者,对婴儿、妊妇、产妇及月经期间均可应用,但不得大量服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丹毒、产褥热、扁桃腺炎)、尿道感染(淋病)等均有效;也是合成其他磺胺类药物的中间体(如磺胺脒、磺胺甲嘧啶及磺胺甲氧嗪等)。现在磺胺药物用的很少,主要用于降糖和利尿。与抗菌增效剂联用制成复方新诺明,抗菌效果增强十倍至几十倍。【药理作用】属于广谱慢效抑菌药,通过干扰敏感的叶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

5、殖。该类药物与对氨苯甲酸发生竞增争性抑制所致,对氨苯甲酸是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合成叶酸的必须物质,有了叶酸才能逐步合成核酸,直至综合成核蛋白,以保证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在利用对氨苯甲酸合成叶酸的过程中,对氨苯甲酸需要与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相结合。磺胺类药物因化学结构与对氨苯甲酸相似,故亦能与细菌利用对氨苯甲酸的此种酶相结合,于是发生争夺细菌的这种酶,以致细菌不能利用对氨苯甲酸合成叶酸,导致核蛋白不能合成。菌在利用对氨苯甲酸合成叶酸的过程中,对氨苯甲酸需要与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相结合。磺胺类药物因化学结构与对氨苯甲酸相似,故亦能与细菌利用对氨苯甲酸的此种酶相结

6、合,于是发生争夺细菌的这种酶,以致细菌不能利用对氨苯甲酸合成叶酸,导致核蛋白不能合成。(二)、实验目的1、基本掌握制备磺胺药的原理和方法2、简要掌握药物合成中注意的问题和工艺考察3、综合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实验4、学会从各方面查阅和收集资料,确立最佳方案5、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三)、合成方案1、合成的工艺路线选择路线1:由乙酰苯胺制得:经典反应以苯胺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氯磺化、氨解、水解路线2:采用二苯脲作为起始原料的路线,该路线经氯磺化,氨化,水解三步反应制得.2、合成的工艺路线比较路线一路线二优点1.反应条件温和,能源消耗低;2.反应时间短。1.

7、操作步骤少2.收率好(总收率45%-50%)3.原料易得,廉价。(尿素保护氨基)缺点1.酰化试剂为醋酸酐,属于易制毒用品,受管制2.操作步骤多1.第一步要通入氮气保护,对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2.反应时间长,能耗高3、合成的工艺路线确定及合成方案合成的工艺路线确定:根据上述对比,选择路线1。合成方案:(四)、工艺条件的考察1、影响因素、水平1).确定工艺的影响因素、水平根据已有工艺路线,在氯磺化过程中考察温度、原料配比(氯磺化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有利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生成)、反应时间对该步反应的影响。2).因素水平表因素ABC原料配比n(乙酰苯胺):n(氯磺酸)

8、:n(氯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