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ID:25281609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_第1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_第2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_第3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_第4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 ——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内容提要】连动语言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处所动词到处所介词再到未完成体标记的现象。汉语“在”、“着”的虚化过程也同样符合这条规律。但二者虚化机制不同,前者是连动式V1位置上,由于“在L+VP”的中性指示代词L脱落形成的;后者是在连动式V2位置上,由于“V著L”的“著”前附于主要动词表达其动作结果状态形成的。【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正文】连动式是许多虚词虚化的语境条件。从语义类别上说,处所动词(locativeverbs,如“在”),是最有可能出现在连动结构中,也最有可能发生“语义级降”(se

2、manticdevaluation),并在句法上产生屈折变化的动词之一。“连动语言里,在所有的语义关系中,处所是最易于被一个弱动词性介词所标记的。假如一个语言中有弱动词性介词结构,那么一定有一个是处所标记。”①不仅如此,处所动词在许多连动语言里还可以进一步虚化为表示持续、进行的未完成体②标记语素,即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处所动词>处所介词>体标记(“>”读作“先于”,下同)。以拉祜语ch为例,单用时作主要动词,在动词之后作体标记:③(1)a.ànà?ò-hamch(字面意义:灵魂不在我枪里)我 枪 灵魂 不 在……里b.yyεtechve(他在盖房子)他 房子 造 在

3、汉语作为一种连动语言,很多虚词也大都来自于连动式,未完成体标记自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而汉语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的一般认为是“在”和“着”,尤以“着”最为典型,但是很多(14)拍风胎在带,汝无用去外。(正在刮台风,你不要到外面去)相同的情况在其他语言中也存在,例如非洲Ee“里”虚化而来的后缀-m构成的框式结构,如:(12)(15)kofilexotu-m(Kofi在盖房子)Kofi在房子盖—里以上方言和其他语言的例子都说明了“在”后面如果是一个意义比较虚泛的中性指示代词时,就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进行的意义。(13)而意义虚泛的语素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容易进一

4、步脱落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面闽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是可以用全式AB,也可以只用A或B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情况和汉语普通话的“在”的虚化过程也许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验证了我们对“在”的语法化过程的构拟:“在VP”表动作正在进行是从表在某处发生某种行为、存在某种状态的“在L+VP”格式演变而来的;语法化的机制是:当方位词L是中性的指示代词,不表示具体的方位,只表达一种照应(与说话时刻相关)时,整个结构就表达正在进行的意义;一经虚化之后,意义空泛的中性指示代词很容易脱落,从而形成“在V”。这几个步骤可以表示如下:在+方位名词+V 他在图书馆看书(呢)在+中

5、性指示代词+V 他在那儿(ner)看书(呢)在 +V 他在看书(呢)这一发展过程能很好地解释“在V”为什么直到清代才发展出表进行的用法,也能很好地解释普通话中“在V”和“V着”的分工。为什么“在”直到清代才出现表持续进行的用例,大概跟“在”功能的扩展以及“V着L”的消失有关。我们知道,“在”与动词连用的位置比“着”要灵活,既可以在动词前面(在L+V),也可以在动词后面(V+在L),而这两种格式的意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交叉的。根据孙锡信(1991年),“在LV”始于先秦,“在”在V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静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V在L”,“在”可出现在V后,但仍表示动作

6、行为的静态持续,(14)这一时期可以同时见到使用两种格式表达动作静态持续的现象:(16)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世说新语·言语》)(17)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世说新语·栖逸》)而这一时期也是“V着L”的活跃阶段,但是“着”只能用在V后,且往往是表示动态。但是宋元以后,基本上不再见“V着L”,大都被“V在L”所代替,而“在”在V后也可以典型地表达一种动态,如“记在心上”。(15)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以下两点:第一,“在”的分布在不断发展,从V前扩展到了V后;第二,“V着L”和“V在L”有一个竞争过程,由于“V着”的形成与盛行,使得“V着L”格式最

7、终让位给“V在L”,从而使“在”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不仅表示静态,而且还可以表示动态。而功能的扩展自然会引起意义上的空灵虚化,“在VP”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出现的,所以我们在清代才看到“在VP”的例子。由于“在”是在V前位置上进一步虚化而来的,原来的结构意义滞留在新用法中,所以形成了现代汉语“在VP”与“V着”的分工不同。下面我们详细说明“在”、“着”语法化机制的不同对现代汉语体系的影响。    三 语法化机制影响下的现代汉语“在”“着”的分工不同现代汉语中,“在”和“着”表示持续进行是有分工不同的,其分工主要在于:“在”表达的是事件的存在进行;“着”表现的是动作过程的

8、持续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