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

ID:2529583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_第1页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_第2页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_第3页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即时通讯软件使用评估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指能够即时交流沟通,进行互联网信息的发送与接收等的业务。自1998年问世以来,即时通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功能日益丰富,集各种功能如搜索、博客、E-mail、音乐、游戏等于一身。除了最初的聊天工具的角色,如今即时通讯已经发展成一种综合化信息平台,集成了交流沟通、新闻资讯、娱乐、电子商务、搜索、办公协作与企业客户服务等各种服务信息。E-mail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存在延时性的缺陷,而即时通讯恰恰弥补了其不足,实现终端联网的即时通讯服务,并且可以随时查看的状态信息。IM最早的创始人是三

2、个以色列青年,是他们在1996年研发出来的,取名叫ICQ。1998年当ICQ注册用户数达到1200万时,被AOL看中,以2.87亿美元的天价买走。目前ICQ有1亿多用户,主要市场在美洲和欧洲,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讯系统。截止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突破4.85亿,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宽带网民规模为3.90亿,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8%,较2010年底增加840万人。我国网民规模达3.18亿,半年新增网民1495万,2010年年底只使用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根据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使用率调查中,即时通讯

3、在交流沟通类中排名第一,使用率达到72.4%。我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3.85亿人,使用率达79.4%,即时通讯已提升为互联网用户规模第二大的应用类型。近两年,即时通讯使用率有所回升,这与移动即时通讯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2011年上半年,网民上网应用中,即时通讯渗透率最高,达到71.8%[1]。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目前分为即时通讯、视频和网站即时通讯。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网站、视频即时通讯如、MSN、百度hi、中国移动飞信、企业飞信、企业平台网的聚友中国等应用形式。即时通讯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继电子邮件和cClea,M.(

4、2004)定义IM为通过网络有能力看到已选择的朋友、同事或员工,与他们能交换实时信息。T,P.L.(2008)定义IM是一种用于通讯的信息技术,允许用户编辑确认一个联系列表,并与列表中在线的其他用户交换传送文本信息。这里,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指互联网上用以进行实时通讯的系统服务,其允许多人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实时地传递文字信息、文档、语音以及视频等信息流[2]。目前,两个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电脑和。通常用户使用以电脑为终端的即时通讯服务。随着用户的迅速增多,用户的即时通讯迅速增长。所谓移动即时通讯就是用户以为终端设备,通过下载版即时通讯软件与其他用户进行即时通

5、讯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用上即时通讯的用户占即时通讯用户的56%,只在电脑上使用的用户占44%,只在上使用的为8.5%,在两个终端上使用的重合用户占47.5%。2.1.2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讯软件,又称聊天软件、聊天工具、即时通讯工具,英文为Instantmessagingsoftp;Interfaces,2001(23):311–324.[4]McClea,M.Yen,C.D.Huang,A.AnanalyticalstudytoentofaStandardi-zedIMapplication[J].puterStandardsInterfaces,2004(26):

6、343–355.[5]Segerstad,Y.H.Ljungstrand,P.InstantMessaginganputerStudies,2001(56):147–171.[6]Ruppel,M.Fagan,J.F.InstantMessagingreference:users'evaluationlibrarychat[J].ReferenceServicesReviepus:UseandIntegrationinUniversityStudentsEvery-daymunication[J].TheInformationSociety,2008(24):1

7、05–115.[8]Olivine,essaginggoingtoreplaceSMSande-mailasthemediumofchoiceofdire-ctcustomermunications[J].JournalofDatabaseMarketingCustomerStrategyManageme-nt,2003,11(2):175–182.(责任编辑:gufen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