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理”的叛逆论文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

ID:25309965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_第1页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_第2页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_第3页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_第4页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礼”与“理”的叛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礼”与“理”的叛逆论文..摘要:《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抗争形象。但二者的反抗对象有所不同:崔莺莺的反叛行为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而杜丽娘更多的是对扭曲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之叛逆。这种差异昭显出杜丽娘形象所体现出的人性解放与觉醒之时代精神。关键词:崔莺莺;杜丽娘;礼教;理学;叛逆作为爱情剧的典范,《西厢记》与《牡丹亭》历来备受推崇,而其中的崔莺莺与杜丽娘也屡是人们所瞩目之焦点。千载而下,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阐述出诸多慧见;而这其中..,崔、杜二人的“抗争”形象又是学界尤其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崔杜二人都以‘情’反‘

2、理’,大胆冲破封建礼教,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亦有学人认为二人是“中国古代反封建礼教的光辉典范”,更有时贤对其冠以“女性意识的自觉觉醒者”之称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显然,学界皆认为崔、杜二人是具有反抗性格之女性,其“抗争”意义更成为人们褒誉《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一个重要因素。然在论及二人所“抗争”的对象及蕴含时,学界却多以“反礼教”笼统言之。实际上,崔莺莺与杜丽娘反叛的对象是有差异的。崔莺莺的反抗主要是对等级制度与门第观念等传统礼教纲常的挑战,而杜丽娘则更多的是对为当时统治阶层所改塑过的程朱理学的“灭人欲”观念之叛逆。显然,后者更多地体现出个性解放与人的觉醒的时代风貌,

3、其反叛意义更为昭著。在考察崔、杜“叛逆”形象的不同蕴涵时,从文本出发解析其形象是不可或缺的前奏。一、叛逆的崔莺莺与杜丽娘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相比,崔莺莺与杜丽娘是以反叛姿态出现的。崔莺莺出生于礼教家庭,父亲为她定下姻亲,母亲处处用“女规”管束,可正值青春妙龄的她不满足于既定的生活道路,一度处于幽怨之中,“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佛殿上与张生的邂遁,点燃了爱情之火。此后,莺莺乘月色与张生联吟:“兰闺寂寞久,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在道场夸赞他:“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心中充满无限爱恋。然而,莺莺

4、毕竟是在封建礼法调教下长大的,尽管她渴望爱情,但却不敢轻易流露,心中充满矛盾。在“闹简”中,莺莺看到张生信时“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但看着看着就对红娘发起脾气:“小贱人,这东西哪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可当红娘故意说要去告知老夫人时,她忙拉住红娘说情:“我逗你耍来”。而“赖简”更将莺莺的此种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密约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可当张生依约而来时,她又翻了脸,“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

5、理说?”“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不干休”。她既要打破礼教枷锁,追求自由爱情,又要遵从潜意识的礼法约定并维护贵族小姐的体面,处在两难境地里。但她最终战胜自我,反叛性格得到发展:她违背礼法约定,与张生无媒而合,对封建婚姻理念作了大胆的挑战;在老夫人逼令张生赶考时,莺莺更将个体幸福置于功名之上,要求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在叛逆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定的步伐。杜丽娘也生活在封建家庭中,她整日“长向花阴课女工”,接触不到陌生男性,而礼法、家规、女戒等像一重重枷锁紧套在身上。父亲请秀才教她

6、读书,希望女儿能在“后妃之德”的经典学习中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淑女。可古老的恋歌却唤起了她那潜伏于心的爱情,“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因此,她违背了“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冷无人之处”的家训,到花园中游玩。花园的美唤醒了杜丽娘青春意识,而春香的无心之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更让她幽怨横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惋惜的不是残春,而是生存的荒芜和空虚,“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自然的生机唤起了她的情爱,可觉醒的热

7、情却无处宣泄,她只好在梦境中大胆接受“执柳书生”的爱情。最终,杜丽娘为追求这份无限向往但又无法得到的爱情抑郁而亡。可她的感情并未结束,死亡成为摆脱束缚追求爱情的开始。在一个没有封建束缚的世界里,她自媒自婚,实现了现实中无法完成的爱情理想。但杜丽娘并不满足于人鬼间虚幻的恋情,她要的是现实中的幸福生活,而她的“至情”最终争取到复活机会。复生后,她的性格又得到发展,面对皇帝“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则国人父母皆贱之”的责难时,她侃侃答道:“真乃无媒而嫁?保亲的是母丧门,送亲的是女夜叉!”当父亲拒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