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

ID:25311373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9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_第1页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_第2页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_第3页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_第4页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论文内容摘要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agnolia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davidiana)、血皮槭(Acergriseum)、青榨槭(A.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

2、喇叭杜鹃(Rhododedrendisclor)和粉红杜鹃(Rh.Fargesii)等等。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罂粟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

3、s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在为维彻公司进行两次引种之后,威尔逊又于1907—1908年和1910—1911年及1918年三次来华为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诺德树木园引种木本植物和花卉。头两次他去的地方还是湖北和四川,引进大量的木本观赏植物。其中包括现在在西方颇受欢迎,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引进之一的川滇木兰。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古老孑遗树种连香树,特有树种杜仲,我国北方比较常见的园林树种云杉;颇具观赏价值的忍冬、四照花、绣线菊、圆叶杜鹃、卵果蔷薇,以及大叶柳等12种柳树。后一次去的是台

4、湾,并且到玉山采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引进我国特有树种,也是著名观赏树台湾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威尔逊所到的川西大渡河和岷江流域,正处我国百合科植物分布的中心,所以对百合的引种是他引种的特色之一。威尔逊送回的百合包括泸定百合、岷江百合(亦称王百合)、以及川百合和它的一个变种威氏百合。还有从台湾引种的台湾百合和药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引到西方后,非常受欢迎,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引进之一。此外,他引入阿诺德树木园栽培的黄花杓兰,后来也深受西方人的欢迎。曾到我国收集植物的法月称之为“高傲的马格丽特(PrideMargaret)”威尔逊引进了1000多种植物到西方栽培,比其他任何

5、西方人都多,经他引种的杜鹃就有约60种,不少植物在西方广为栽培。正是由于自己的采集经历,和切身体会到世界园林艺术深深地受惠于中国原产的花卉,因此威尔逊恰当地称中国为“园林之母”。如果说早期的传教士和商人,以及英国伦敦园艺学会的收集者从中国园林荟萃和精华所在的华东南以及北京得到了众多花卉,从而使福琼得出中国是“中央花国”的结论,已经为“中国──园林之母”这个论断打下了基础的话,则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威尔逊则是通过对以往成果进行归纳,并通过提供大量新资料,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这一论断的睿智博物学家。对于我国园林植物在国外的重要性,威尔逊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指出∶“

6、对中国植物的巨大兴趣及其价值的认可,繁多的种类固然是一个方面,然而人们更注重其大量观赏性和适应性都很强的那些植物。正是这些植物在装点和美化着世界温带地区的公园和庭园。我在华的工作,一直是通过各种方法发现和引进各种各样的新植物到欧洲、北美和其它地方。但在我进行这种工作以前,中国植物的价值已众所周知并享有盛誉。下列事实突出表明这一点∶‘在整个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的任何地方,没有哪个园林不栽培数种源于中国的植物’。我们的芳香月季、多花蔷薇,各种菊花、杜鹃、茶花、温室报春、牡丹、芍药、园林铁线莲及由这些植物培育而来的众多品种,它们的野生种在华中和华西仍可以找到。当然,我们还可

7、举出许多美丽的花有同样的情况。中国还是柑桔、柠檬、枸橼、桃、杏,及所谓‘欧洲核桃’的故乡。”“园艺界深深地受益于东亚,这种受益将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增长。”他还说:“许多原先称为印度和毛利斯(Mollis)的杜鹃及其它许多美丽的鲜花,其实原产于中国。诚然,我们已改良和发展了大部分引进的植物,以致难以识别它们的本来面目。中国现在需要从我们那里寻求新培育出来的类型和品种;但倘若没有早先从华来的舶来品,我们的园林和相关的花卉资源今天将会是何等可怜!”他的这种观点后来一直被许多熟悉园林花卉的专家所认同。三、西方人在“花卉王国”的活动19世纪末,法国植物学家发表了大量由传教士从

8、云南大理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