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ID:25321024

大小:17.5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9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_第1页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_第2页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_第3页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_第4页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根结线虫(Root-knotnematodes)根结线虫属于垫刃目、异皮科、根结线虫亚科、根结属(Meloidogyne),系全球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植物线虫。可侵染2000-3000种植物,受害较重的作物:多种蔬菜(瓜类、茄果类、大姜、胡萝卜等)、经济作物(花生、烟草、甘薯、西洋参、薯蓣等)、果树(柑桔、香蕉等)、园林树木和花卉(楸树、合欢、牡丹、仙客来、海棠等)以及苋菜、苣卖菜等多种杂草。(1)症状根结线虫主要以二龄幼虫(J2)侵入蔬菜的根部,在根部皮层与中柱之间寄生,刺激细胞过度生长和分裂,致使根部形成根瘤(根结),尤以侧

2、根和须根被害严重,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瘤状根结,严重时在根结上部形成不定形的大肿瘤,根系加粗,表面不平,,并且根部逐渐发生腐烂,植株因缺水而枯死。(1)症状地上部分没有特异症状,植株危害严重时,叶小而黄化,植株矮化,甚至萎蔫死亡。地下部分的根系形成根部结节(根结)或结瘿。根结线虫主要侵染作物根系,但有时也会侵染块茎、球茎、地下果荚和温室作物的叶片(叶瘿)。寄主范围很广。受害最严重的蔬菜主要葫芦科(如各种瓜类)、茄科(如番茄、茄子、辣椒)蔬菜等。注意豆科蔬菜根结与固氮根瘤的区别,十字花科根结与根肿病的区别。解剖新鲜的根结可见球形雌虫,雄虫、卵囊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未成

3、熟雌虫。(1)症状(1)症状(2)病原线虫共已描述近100多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是最常见的根结线虫。中国共发现有根结线虫58种,其中新种15个。此外,国内外近年来认为下面几个种类也很重要:象耳豆根结线虫、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奇氏根结线虫。(2)病原基本形态-A.卵块(2)病原基本形态-B.J2(2)病原基本形态-C.雌虫(2)病原基本形态-D.雄虫(3)发生规律及特点是植物根部的定居型内寄生线虫,引起根结;与土壤

4、中的真菌、细菌一起对植物产生复合侵染。病原线虫主要分布在20cm深的耕作层中,以3~15cm居多;成虫喜温暖、湿润环境。南方蔬菜地发生普遍,受害重;北方棚室保护地栽培,提高了土温,增加了土壤湿度,有易于根结线虫的繁殖;(3)发生规律及特点适于病原线虫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0℃时停止活动,北方根结线虫对气温的要求略偏低一些。由于温度的影响,病原线虫每代的历期在25~60天之间,温度过高过低对线虫活动均不利;根结线虫在低丘山地、平原、河滩及各种类型土壤均可发生。但在通气性较好、结构疏松的砂质土壤地以及连作、偏施无机化肥(特别是氮肥)地发病较

5、重;在黏土、红壤土、水旱轮作地、增施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的地发病轻。(3)发生规律及特点土壤水分饱和或过于干燥对病原线虫都不利,一定的土壤持水量有利于卵的孵化和二龄幼虫的活动。低洼长期积水、板结、干燥情况下不易发病;侵染循环:以卵、J2在土壤、病残体或病组织内越冬,一般可存活1-3年。条件适宜时卵孵化,以J2侵染寄主根系,诱发巨型细胞,并发育成成虫、产卵。卵产在胶质卵囊中,卵囊突出根结外或埋在根结内;巨型细胞(根结线虫诱发植物形成的营养细胞,体积明显比正常细胞大,且一胞多核,在其形成过程中相邻细胞的融合不明显)的形成是其建立寄生关系的标志(4)病害循环根结线

6、虫是定居型专性寄生物。以二龄幼虫侵染蔬菜作物新根,主要以卵囊中的卵和卵内幼虫越冬。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壤中或作物病残体中根结线虫卵孵化变成侵染期二龄幼虫,寻找并侵入蔬菜寄主植物新根,线虫寄生植物的同时,虫体不断发育膨大,经历2龄、3龄、4龄阶段,最后发育变成成虫,成熟雌虫球形,通常产卵于胶质卵囊中。雄虫留在根内或进入土壤中。在(24~30)℃时完成一代需25~30天。该线虫在多数蔬菜作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有几个世代,能够多次重复侵染。带有线虫卵的病土和田间病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源。近距离传播主要依靠是灌溉水、雨水、附于农具、动物、鞋上带虫土壤。而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

7、带线虫种苗,或附于种苗根部的带线虫土壤传播。(4)病害循环(4)病害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