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ID:25327572

大小:1.86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19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_第1页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_第2页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_第3页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_第4页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1辅助正确诊断肺部疾病:哮喘,COPD,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炎,肺炎等。2确定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生理损害部位气道?肺实质?肺毛细血管床?胸壁?3呼吸困难程度的判断及鉴别诊断心源性?肺源性?4判断疾病的进程和临床治疗的效果。5手术风险评估,适应症:年龄>60岁、肥胖病人、胸部手术、上腹部手术、吸烟史、任何肺部疾病史。6体检(高原区旅游、相关行业求职、学生年度体育成绩)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及意义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检查:即肺容量和呼吸流量的测定,了解肺脏是否存在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病变。换气功能检查:即弥散及残气量的测定,了解肺脏的换

2、气功能,可判断是否存在肺换气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肺纤维化等。气道反应性检查:即激发或舒张试验,了解气道反应性的高低,可作为诊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金标准。气道阻力检查:(IOS)反映气道的通畅性,在气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1近3个月内患心肌梗死、休克者,近4周内严重心功能不稳定,心绞痛、大咳血或癫痫大发作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2高热、耗氧量大的患者3剧咳的患者4两周内有咳血者暂缓检查5严重缺氧,有紫绀者6肺大疱、气胸慎重7其他,老年痴呆、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者主要内容一、肺容量及其临床意义二、通气功能及临床意义三、换气

3、功能及临床意义四、肺功能评价、图形判读五、气道反应性、气道阻力及临床意义六、肺功能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一、肺容量及其临床意义肺容量(Lungvolumes)是指肺内容纳的气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量,反映了外呼吸的空间。肺容量的组成肺容量共有四个基础容积,VT潮气量ERV补呼气量IRV补吸气量RV残气量基础容积互不重叠,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构成四个肺容量IC深吸气量VC肺活量FRC功能残气量TLC肺总量IRVERVVTVCRVTLCICFR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平静呼

4、气后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肺容量及其组成肺容量及其组成[影响因素]肺容量随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而变化。[临床意义]一般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表达肺容量是否正常,增减20%以上方视为异常。肺容量的临床意义1潮气量(Tidalvolume,VT)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愈小,就要求较高的呼吸频率才能保证足够的通气量,如限制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潮气量偏小,呼吸频率偏快。2深吸气量(InspiratoryCapacity,IC)IC与吸

5、气肌力量大小、胸肺弹性和气道通畅程度都有关IC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75%)。IC降低,往往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可能。若最大通气量减低,而IC正常时,可能与体质衰弱使呼吸肌无力有关,待体力恢复后,其最大通气量会增加。3补呼气量(Inspiratoryreservevolume,IRV)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变动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仰卧位因膈肌上抬、肺血容量增加,补呼气量较立位明显减少。妊娠、肥胖、腹水和肠胀气等都可减少补呼气量。细支气管在呼气相关闭使气体陷闭时,补呼气量降低,见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4肺活量(Vi

6、talCapacity,VC)肺活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结构、呼吸肌强度、职业和体力锻炼等因素均有关系,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分级标准: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正常60-79%——轻度降低40-59%——中度降低<40%——重度降低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1、肺组织损害如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肺水肿、肺肿瘤以及肺叶切除术后等等2、胸廓或肺活动受限如胸廓畸形、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胸膜增厚、气腹、腹水、膈神经麻痹、渗出性胸膜炎、膈疝等3、气道阻塞如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5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容积改变常同时存在,增加见于肺弹力减退或呼吸道阻力增加,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容积减少见于肺组织损害、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如肺间质纤维化、肺切除术后。临床上常以残气/肺总量(RV/TLC%)作为考核指标。6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气胸、胸腔积液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导致肺总量减少;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可引起肺总量增加。临床上常用RV/TLC%来判断有无肺气肿以及肺气肿的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