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实习总结

救助站实习总结

ID:25329055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救助站实习总结 _第1页
救助站实习总结 _第2页
救助站实习总结 _第3页
救助站实习总结 _第4页
救助站实习总结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救助站实习总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救助站实习总结[救助站实习总结]在第二阶段的校外实习选择上,我选择了南京救助站,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我希望在这里可以做些可以做的事情!五月十号是我第一次到这里,通过冯元学长的简介,与流浪儿童的交流和自己的观察,对救助站的概况有了初步了解,为接下来的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救助站实习总结。一、活动目的:了解机构的运作模式;机构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社工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的开展情况;与流浪儿童建立初步的关系二、活动内容:督导与实习生见面并就整个实习的流程做初步的安排;实习生与流浪儿童相互介绍,并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了解他们;督导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介绍当前的政府关

2、于流浪儿童救助方面的政策和南京救助站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流浪儿童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了解他们,同时也增进相互间的熟悉程度三、当前救助工作模式的利弊分析:利:当前的救助模式在解决流浪儿童“回家”问题上做的很到位!而且保证了最基本的权利——人身安全、生存权利;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在做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行为矫治、心理治疗、道德、生活常识方面的工作弊:从社工的角度看,救助站的当前模式的方向性有一定的正确性,毕竟它是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实习总结《救助站实习总结》(..)。但是,流浪儿童最后是要回归社会的,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尽早让他们具备回归社会的生存技能。所以我认为要让

3、他们一进救助站就要对他们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生活技能(生活常识、生存技能);二是道德教育(时间投入大,效能却低);而且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不同于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合他们生活背景和未来实际生活的模式。但是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有些培训还需要物力、人力方面的投入,那么我们就需要社会企业的参与,让我们的被救助者成为他们生产环节的一部分,最终让这些救助者走向社会。当然在进入救助站的时候就要对被救助者进行筛选,我个人认为需要以下几个要素作为依据:年龄、智力、身体健康状况。四、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社工应该着重在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去影响他们,这些内在的东西对他们回

4、归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回归社会方面起着最重要的角色!救助站实习总结2  第2篇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预览〗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编辑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而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在执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时,也存在着差异。一般情况下,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医疗救助水平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文件精神,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5、民发[2003]158号),对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界定,《意见》规定了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是:(1)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2)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但在具体工作中,各地都制定了具体的标准,如,有些地方政府规定,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持有县级民政部门发放的《农村特困救助证》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特困户家庭成员、重点优抚对象等均属救助对象。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部分人员,从表面上看,他们不具备救助对象的基本条件,但这部分人员一旦遇到重大疾病,他们也无力医治,这些人是否应该确定为救助对象,值得有关部门积极探索。[1]总之,农村

6、医疗救助的对象除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外,各地民政部门应会同当地财政、卫生部门联合制定具体办法,但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救助站实习总结3  第3篇关于我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预览〗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  社会困难群体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社会的一员。在这部分群体中,有曾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而致伤致残的人员;有由于受国家体制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下岗失业的人员;有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被拆迁造成失地、失业的人员;还有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和帮助。如果这些困难群体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定将成为

7、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是一项关系到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民心事业。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救助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二、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主要手段,而完善制度建设,是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保证。目前,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针对困难群体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多种救助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