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ID:25330644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_第2页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_第3页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_第4页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摘要:本次研究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高校就业制度安排以及该制度结构中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安排的变迁。解释了“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分析了路径依赖造成的户籍制度变迁的障碍问题,以及诱导性制度变迁对人事制度安排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就业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了人们行为的特殊方式和社会特征。经济学家用制度这个术语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定

2、义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业、医院、大学、政府等等,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高校就业制度是典型的正式制度。  高校就业制度是指国家为规范大学生就业行为,确保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制订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约束大学生就业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我国高校就业制度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分配阶段,高校实行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全由国家承担。第二阶段——双轨制阶段,高校招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二是少数学生交费

3、上学(委陪和自费生),学生自主择业。第三阶段——自主择业阶段,从1994年开始,全国高校逐步实行了本专科并轨招生、缴费上学,与之配套的就业制度实行国家政策指导,学生自主择业。  在经济学的角度,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提供保险功能”等等。本次研究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高校就业制度的变迁,以及该制度结构中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的变迁。  一、大学生择业自主权的获得——制度变迁的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  从比较经济制度学的理论来说,任一制度都要解决两个问

4、题: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把制度中交易成本(本文中即为就业成本)分解为解决信息问题的成本和解决激励问题的成本,在这样的分解下可以很容易地说明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成本。在新制度学派看来信息成本大于零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必要条件。  “统包统分”高校就业制度是指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学生入学后有城市户口,享有一定的医疗补助,毕业后由政府统一安排就业,即“统包统分,包当干部”制度。它是在当时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在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以重工业发展为导向的特殊时期,使得人才集中,统一调配,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

5、设的需要,积极地促进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统包统分”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时代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首先是激励问题,大学生通过教育取得了人力资本,学生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是多元的(如国家、家庭、社会),国家作为当时主要的投资主体获得了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产权,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最终是以自身为载体,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者是人力资本最终形成和决定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本最终发挥作用的决定者。学生必须服从国家分配,没有选择单位的权力,学生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没有制度保证,抑制了学生和学校适应市场

6、的积极性。考上大学就获得了就业证,由此带来大学生的不思进取、能力不高而造成的教育浪费是一种激励问题引起的就业成本。  激励问题发生的成本归根到底是由信息问题引出的。在计划就业时代,信息成本为零,因为每个大学生都事先准确地知道毕业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国家会安排一切,没有不确定性。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学生和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当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信息成本也就大于零,政府承担了本应由大学生自身承担的就业成本与日俱增,制度变迁也就产生了。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

7、在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缴费上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实施,赋予了学生择业的权力,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有利于个人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利益。  从1986年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直到1996年本科院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按新体制进行运作,完成“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高校就业制度,其变迁花了十年时间,期间主要是逐步完成了把就业成本、就业压力转承到毕业生自身,而政府主要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培育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门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

8、。  二、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障碍——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路径依赖最初是讨论技术选择及演化路径的论文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当一种技术由于某种因素被选定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