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

ID:2533161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_第1页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_第2页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_第3页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_第4页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改:首先要解放教师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只有将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下真正解放出来,我们才能真正解放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健康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体会到,课改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但人们也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人们支持的同时,很多学校加班加点、体罚学生、学生违法犯罪等现象却屡屡见诸报端。“我们上午搞应试教育,下午进行素质教育”的语言也已见怪不怪。教室里贴的时间表是给检查用的,学生的桌子上写的时间表是实际执行的;墙上贴的课程表是假的,学生文具盒里贴的课程表才是真的。教师公然教

2、学生撒谎,应付各种检查,并能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这些还能被学生所接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在被很多人忽视,那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解放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其状况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有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现在积极推行的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围绕着人(把学生当做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工具、一个容器)设计和确定的。其根本出发点之一就是通过教师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落实这项工作的是教师(人)

3、,一个没有独立性的教师会有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吗?一个没有自己个性的教师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吗?一个没有创新意识,不敢也不想创造的教师会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吗?解放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首要条件。解放教师的身体,使教师有可能投入改革首先是工作时间的解放。据笔者对五所学校(中学)的调查,其中有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平均日工作时间(坐班时间)超过十个小时(早上六点半学校统一点名,晚上九点半教师可以下班,其中扣除教师吃饭时间),另外四所学校教师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九个小时。而且所有五所学校一律都是每四周才休息一个星期天。就这一个可怜的星期天,学校还经常安排学生在星期五、星

4、期六考试,由老师在星期天加班阅卷。有的学校还规定每位老师必须每学期写不少于三万字的学习笔记(哪怕是抄),每周至少要听两节课,参加每周一次(星期天晚上)不少于两个小时的例会,参加每周四的备课组业务研究,参加每周一次的班级协作组会议。如果是班主任,还要参加每周更多的会议,检查学生晚间休息情况,自己到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而第二天早上六点以前必须起床组织学生上早操。夏天有午休,班主任还要检查学生午间休息情况。像这样的工作节奏,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搞课改研究,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上的课能是高质量的吗?自己身不由己的状况是否会迁移到学生

5、身上呢?学生的学习潜能会被开发出来吗?其次,对教师人事管理的解放。公办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仍然采用分配制,使教师的工作仍然处于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缺乏必要的流动机制。教师满足于完成任务即可,没有任何个人积极性,学校也只能在上级部门安排的框架内安排教师工作,很难有选择奖励的灵活性。最后,对教师职业的社会解放。建立正常的教师行业内外交流机制,使教师能进能出。让乐于做教师的人员进来做他想做的;不乐于做教师的人出去,想他所想的。同时消除社会上对教师重新选择工作的限制,使教师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空间里,增强其独立性、开放性。对教师的工作时间、空间的束缚使教师没有时间和机会

6、去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真正的改革自然无从谈起。解放教师的心理,使教师愿意投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当做筛选与甄别的工具。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机制。”评价的功能从鉴定功能转向导向、激励功能。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是改进教育教学的动力和源泉,其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发现

7、教师的不足;评价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爱因斯坦曾指出:“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不一致的,教师可能通过培训和学习接受了某种理论,成为它的提倡者,但在自己的教学中却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往往并不能到达改进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学中还常常出现教师的行为与预期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教师常常不敢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方法。有研究表明,学校

8、内的压力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