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

ID:25333371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_第1页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_第2页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_第3页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_第4页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声乐表演与性格特征  内容摘要:声乐表演者可以根据作曲家性格的不同,来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的作品,以此达到第二次创作的最佳效果。在此基础上,扩展自己的曲目风格、类型的范围,从而达到艺术造诣以及人格方面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声乐表演 个性 人格的完善    在表演艺术的大家族中,声乐表演艺术是最古老,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最直接与表演对象发生思想联系、产生心灵共鸣、分享艺术效应的表现形式。波兰哲学家和音乐学家茵格尔顿提出的新阐释派的著名理论是颇具启发性的。这个理论认为:像绘画那样的原作在音乐中是不存在的,音乐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个

2、多层次的未定点,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表演才能使其得到真正的实现。音乐作品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一次次表演中实现的一个个变体。每一个变体都包含有表演者的独特创造,并使声乐作品成为表演者和声乐作品创作者共同创造的艺术处复合体。因此,被人们称颂的声乐作品必然是由优秀的作曲家、作词家共同完成的,而最终端的艺术效果,则一定是由优秀歌唱家的不断再创作来完成的。法国最重要的新艺术音乐家GuillaumedeMachaut所作的乐曲有不少成为当时流行的许多音乐曲体的典范。相传他对于艺术的美学观点是:“Quidesentementnefait,sond

3、itetsonchantcontrefait.”(其大意是“作诗或作曲时如不用心灵去感受,结果必害及诗句或曲调。”)他还曾说过:“谁要是不动感情,他的作品和歌唱就是虚伪的。要想恰如其分地动情,那么就要求承担二度创造的演唱者能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并非具象)。声乐作品中表现的是第一人称,就是角色中的“自我”,假若歌唱者表现出来的是与己无关与故事无关的感觉,实际上这首歌已经失败了。只有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与歌曲中的情感立场产生很好的共鸣,表演者才更有把握将歌曲的内涵阐释得更清楚,表达得更确切。  我们知道,任何艺术活动都是人的主

4、体行为,而人的主体行为又受控于人的心理活动。声乐艺术活动不仅不能离开行为人的心理活动,还必然是以这些心理活动为基础。声乐表演者既然是要用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地去解释和表现歌曲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那么对于乐曲“标题”的理解和阐释,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音响动态模型”的“演奏成型”;并或多或少地改变乐曲的“行态”“情调”“韵味”。每首歌曲内在的情感要想通过声乐表演者把它不走样地尽善尽美地传达出来,就必然要求演唱歌曲的演员(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应当极尽地熟悉歌曲内容,完全融入到歌曲所给你的特定氛围。这种融入需要歌曲的情感与表演者的

5、情感相吻合,而这种吻合必然是情感早已潜在于表演者的内心,只是被歌曲所后来激起为条件。正如《声无哀乐论》中所讲:此情并非产生于听“声”之后,而是人们由于其他原因先已产生于内心,只是接触到和谐的乐曲以后才显露出来罢了,所以“和声之感人心,亦犹酝酒之发人性”。声乐作品本身是作曲家的精神自白,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找一种匹配的自白,即这种自白也是声乐表演者的自白,以寻求情感共鸣的一触即发来达到所预想的传达效果呢?我们打个简单的比喻,悲伤的人听悲歌会更有共鸣,欢快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哼曲子,而什么类型的悲歌更能引起共鸣,什么样的曲子在欢快的时候更容易被哼

6、起呢?听乐并非只听其铿锵悦耳的音调,而是还要从中听出与自己心志相结合的东西。作为音乐中间人的演唱者更应该以“你的选择,你做主”,依照你潜在的情感类型自主选择,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种情感类型的选择,即是一种吻合,如果吻合得刚刚好,则会产生最佳效果,即平衡。美国钢琴家兼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巴诺威茨说得好:因为成功的演唱必定是演唱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压抑。这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的出现之时,也正是演唱艺术达到顶峰之际。  所以在二度创作时,我们应该找到这样一种平衡——作品

7、的性格特征与表演者的性格特征相接近而产生的共鸣。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卡拉丝,她一生的矛盾在于个性的绝对自由与自卑造成的依赖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她对诺玛的理解是独到的:“这个受委屈的女人非常骄傲,一直不袒露自己的真实感情,直到死后人们才看清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一生剧目中最难唱的一个角色,我越唱越不敢唱!”然而,结果是她对诺玛的理解之深刻在声乐表演家中是罕见的,为什么呢?因为,卡拉丝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现代诺玛呢!她的性格与诺玛的如此相近,仿佛就是在叙说自己的命运,卡拉丝本人正如角色中的诺玛,坚强、固执、自大与傲慢。这个天生的戏剧家,

8、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性格,将戏剧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要想恰当地表达作品的内涵,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演唱者与作品的性格特征要相吻合。我国《乐记》中《师乙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子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