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

ID:25337546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_第1页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_第2页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_第3页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_第4页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毕业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学习的良好现象……。但少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如何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误区。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阐述了一些看法:1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1.1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新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不少教师对此却产生了误解:(1)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有偏颇。①把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认为是七个

2、环节,机械地呈现七个要素。因追求活动形式的完整性,使探究学习流于形式。②探究学习庸俗化,认为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学就是探究性学习。(2)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现在所有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但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毕业缺乏实质性的东西。表现在: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研究探讨的价值,有些问题不需要探讨。②小组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的深入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③学生间的合作不主动,参与度不均衡。④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

3、进行深入的讨论,就鸣兵收场。⑤“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普遍存在。1.2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有的教师过分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好像脱离了情景,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的课。事实上,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景所吸引,而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教师的数学课,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刚开始,学生感到很新鲜,可时

4、间一长,学生就习以为常,再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了。1.3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于是课堂上开始“谨小慎微”起来,唯恐讲多了,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也不落了个包办代替的“罪名”,结果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该讲的不讲,讲了的讲不透,本来教师一句话就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儿比谁讲得少。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1.4课堂教学表面热闹有的课表面看起来气氛异

5、常活跃,学生们的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当教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学生不清楚,教师也不清楚。只是陶醉在自己创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没有区分学生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加,是积极动脑还是跟着起哄。1.5教学过程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有些教师认为不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效果怎样呢?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知

6、识的搬家,只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常被鲜艳的彩色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字迹;有的因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师手足无措。教师跟着电脑走,而不是跟着学生的思维

7、走,何谈课堂上师生互动,彰现个性?2对策2.1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要素而不是七个环节,也不应该理解成程序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要素而不是七个环节,要素可以多也可以少,视情况而定。但如果是环节(程序)必须齐全,缺少一个环节(程序),就不完整。在科学探究中应避免将七个要素以环节(程序)的形式呈现,也没有必要在一个探究课题中七要素都要出现。有的要素可以隐形显现而不需要机械的呈现。因此,在实施探究教学时要灵活处理,避免程式化甚至“八股化”。笔者认为,在组织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进行探究时,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

8、学生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前和探究中教师应有必要的面上指导和个别具体的指导,不能进行听之任之的“放羊式”探究,否则会给部分的小组探究带来极大的盲目性,从而达不到探究的目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可让学生逐渐尝试探究中的两个、三个或更多要素……,最终实现对一个问题的完整探索。2.2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也不例外。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弄一个动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动画所吸引,而忽略了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