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ID:2533952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_第1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_第2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_第3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_第4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四川省营山县城守第一完全小学校李红霞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语和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冷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让感恩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在我们心中扎根。    现在的孩子尤其应该学会感恩,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以及各种各样的包容下,形成了一种自我为

2、中心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里,要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些孩子甚至只会向父母无休止的索取,却从来不会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养育他们的艰辛。可以看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平常的教育中应该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去体会,时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关怀别人,对于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谢谢”,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最平凡的快乐。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

3、是丰富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1.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而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为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

4、与子》等。    3.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辽阔的疆土,还有丰厚的文化和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感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们去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语文教学论文 ..)《长城》《赵州桥》《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

5、女。    4.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感恩——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间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

6、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规、吸毒等各种违法犯罪。    2.感恩——承担责任。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心;感念祖国之恩,就是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这和珍

7、惜生命的教育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    3.感恩——学会和谐相处。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信息筛选——知恩。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

8、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文章或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要点,抓景物、事物特点,从景物、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人物特点和事物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2.情感体验——感恩。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1)在朗读中体验。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