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

ID:25339554

大小:6.02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8-11-19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_第1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_第2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_第3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_第4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解读双体系建设企业的指导思想(宗旨):复杂的程序简单化简单的工作精细化不能脱离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所有的方法、措施落实到基层、班组下面,分别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中一些方法及如何开展两体系工作进行详细的讲解。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风险评价危险源的辨识单元的划分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几个概念成立工作组(一)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

2、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二)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三)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不良的物

3、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一、几个概念1、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2、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3、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4、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领导层:分管厂长(经理)、车间(科长)负责人、班长专业层面: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二、成立工作组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

4、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分布及管理现状的,熟悉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4.在本单位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危险源对相邻单位及人员的不利影响;5、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6.组织

5、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7.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的能力的适应性。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评价风险辨识危险源划分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宜性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四、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收集资料确定辨识的方法和范围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3)组织架构图;(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6、5)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8)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9)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10)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11)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12)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13)安全评价报告;五、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进行单元划分。有的企业也称为作业活动的划分。比如企业工艺生产线长,大型设备使用较多,可将企业分

7、为生产工艺过程(包含附属设备设施、人员、作业环境等内容)、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变配电系统、仓库)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三个模块分别识别。每个模块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六、单元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下列方法: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板材轧钢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加热、轧制、剪切、成品等作业活动,轧制还可分为除磷、粗轧、精轧等活动)2.按地理区域划分;(如供电系统可分为变电、输送、配电等作

8、业活动,每个活动还会停电、送电、检修等活动)3.按装置划分;(主要适用立体装置等,如高炉本体可分为炉前、水煤、上料和主控室等作业活动)4.按作业任务划分。如:煤气发生炉生产按“工作任务”可划分为煤场管理、上煤、煤气发生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