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ID:25340787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_第1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_第2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_第3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_第4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吴明玉近年来,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内容空洞,细节描写粗疏,语言干瘪生硬,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文章很难打动读者,距离优秀作文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如下面例子:①上星期一下午,在图书馆,李明与小王为争看一本书吵了起来,两三天,她俩都互不理睬。在同学们帮助下,他们和好了。②在街上,小陈和小吴意外相遇,三年没见面了,很是激动,他说他胖了,他说他高了。以上几句,不具体,只说了基本情况,这样的句子,不从细节上着墨,只见轮廓,不见其血肉,只能称之为叙述句,而在学生习作中却随处可见。那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呢?它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写。细节描写

2、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范围很宽。它能够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文学大师在为人上不拘小节,但在创作上可是精益求精,他们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细节,具体、生动地反映了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跃然纸上,人们又怎么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呢?语文教师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小说中那些精彩的细节,会时时浮现在

3、眼前,历久而弥新。像豆腐西施杨二嫂那圆规式的站姿,顺手牵羊的举动,以及她那尖酸刻薄的语言;范进中举时喜极而疯,而后被岳父一巴掌打醒的荒唐故事,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那么教师应怎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细节描写呢?一、细节力求真实,仔细观察生活近年来参加中考阅卷,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撒谎,有编造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的,有编造父母双亡自己成了孤儿的,有谎称自己残疾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农村考生在《感恩》一文中说:“别人吃不到的龙虾、鱼翅、熊掌往往是我家的家常便饭,为了让我吃饭时胃口大好,妈妈会像饭店那样,把桌上菜摆成各种花样,并用西兰黄瓜做成装饰品,只要看一眼,我

4、的食欲就会大增。这样的内容显然失真!又有同学写捕鱼的父亲:爸爸早出晚归,回来后开始“蘸着海水磨刀”,他要为我熬鲜美的鱼汤。想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父亲的深情,但海水是咸的,刀上溅了它就会生锈,这种有悖于生活常识的文章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学生们不爱动脑筋,也不爱观察生活,更不擅长选取生活中最动人的情景,只会胡编乱造,作文内容也就虚假、矫情了。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疼,评分也往往偏低。上面例子告诉我们,必须认真观察生活,细节于生活,细节描写是真实地再现生活。这个“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切不可马马虎虎,或添枝加叶,细节若失真,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光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

5、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吆喝》一文时,同学们为文中的吆喝声纷纷叫好,于是笔者趁机布置了片段作文,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吆喝声,注意吆喝者的表情、语言、动作。经过细致的观察,学生的习作便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了。二、细节追求典型,抓住事物特征细节描写要典型。如朱自清描写父亲的背景,通过“背影”表达父子情深的主题,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贾宝玉的“痴情叛逆”,像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等等都是细节描写的范例,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如《孔乙已》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

6、没有补,也没有洗。”“长衫”是鲁迅极力要抓住的典型细节,一方面表示孔乙已是科举时代的读书人,这是他的身份;而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从另一方面写出了他的穷愁潦倒,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这一细节,把人物的吝啬和刻薄刻画得入木三分。细节典型,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一定要精选细节,以“细节”显示人物的“大节”。用心抓住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抓住本质特征,用极简省的文字,描绘出具体形象来。三、细节需要锤炼,学会遣词造句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追求一字传神。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有一

7、个话别情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用“放、吮”这一动作,来展示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水生嫂心灵的“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再看朱自清散文《背影》里的一段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蹒跚”、“探”这些动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