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

ID:2534116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_第1页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_第2页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_第3页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_第4页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思品课中的“体验分享式”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其中实践性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体验、分享。  笔者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一线,通过大量听评课发现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

2、不能把握教材的脉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同学科教师各自为战,整合教师的经验优势不能形成合力,青年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强,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样,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三是部分老师的课堂观念陈旧,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五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较少;七是学生组织性较差,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课堂上缺乏纪律性,缺乏对自我的掌控;  针对以上在初中思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都进行了“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3、。  二、“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分享是对体验的升华,学生将在体验中获得认知和情感,在课堂上或生活中进行交流分享。体验分享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激趣导入:通过多媒体出示视频、图片、漫画、歌曲、复习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自主学习:出示结合教学目标的学习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熟悉教材,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感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探究体验:设置情景材料、课堂小辩论、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模拟活动等让学生感悟体验,从中获得认识和情感;交

4、流分享:在组内或班内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谈收获、感悟,谈今后学习生活中的打算,从而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多元评价:包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和课堂评价,考虑到小组使用情况、班级特点和教师授课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师生评价和课堂评价:师生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当堂对学生讨论交流情况的及时反馈,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课堂练习,练习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的。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在于依托于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实际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5、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三、“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良好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兴趣高涨,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一堂课下来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民主意识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是一

6、种交互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两方的情感体验,教学不仅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方式。课堂上教师接受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倾听所有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所有的这些都是学生尊重并喜欢老师,从而体现了“亲其师才信其道”的真理。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目前“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的问题  自从“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学生方面来讲,培养学生的自主

7、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教师方面,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新教师较多的情况下,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教学质量普遍得到一定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  1、教学模式趋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虽然被引入了课堂,但是只有个别教师真正把它当做一种模式去使用,大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方式。教学流于表层的模式,学生的参与不足,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  2、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体验分享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

8、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但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尽管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这种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是教师课前没有预料到的。当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在短时间内有一大批教师是很难解决的。  同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理解水平都层次不齐。因此,面对同样一个事物,让学生们自己去体认,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去体悟,所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