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ID:25347145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_第1页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_第2页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_第3页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_第4页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王练  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时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教师解决幼儿冲突应以促进幼儿自主管理,发展儿童社会性能力为目标。幼儿园教师应将解决幼儿冲突时扮演的角色定位在指导者和教育者。  幼儿园教师;幼儿冲突;角色  冲突及冲突解决是促进幼儿调节自我认知、适应环境、发展社会性的过程。Osterman和Bjordqvist(1994)研究指出,儿

2、童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即建设性冲突解决、退缩和第三者干预。〔1〕儿童在解决人际冲突时常使用求助、逃避和外向与内向的情绪应对等方法(Causey,Duboan,DV.)对“指导”一词的解释是:“指导乃是一种协助个体发展为有目的行为的过程”。〔4〕可以说,指导有两层含义:首先,指导并不代替个人解决问题,只是帮助个人去解决问题。第二,指导的目的是促进个体自我成长,并最终完成问题的自我解决。因此,指导者不是控制者,不能替代儿童思考和作出决定,而应该引导和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增加社会经验,掌握社会技能,完成自我成

3、长。作为指导者的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冲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幼儿面对和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当冲突发生时,幼儿园教师可先当“旁观者”,关注事态的发展,让幼儿自己去处理。观察表明,儿童会以自己的方式化解大部分冲突。美国心理学家D.F.海和H.S.罗斯(1982)研究21个月大的婴幼儿发现,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冲突79%是在无成人干预下由自己终止的。〔5〕但遗憾的是,成人往往低估幼儿的能力,在冲突发生时过早地或不合时宜地介入,代替幼儿处理冲突,从而剥夺了他们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事实上幼儿处理冲突的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上

4、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曾对在幼儿园自由玩耍的孩子(有教师在场)和同年龄(没有家长在场)在户外玩耍的孩子进行冲突解决策略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3~4岁孩子协商、妥协、和解策略的运用频率明显高于有家长在场时的情况。当有成人在场时,孩子通常会寻求成人的帮助来解决争端,而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冲突。〔6〕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给幼儿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幼儿面对冲突束手无策或运用某种方式解决冲突失败时,幼儿园教师要及时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幼儿尝试换一种解决方法,或是给幼儿

5、一点建议。因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有助于交往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幼儿解决冲突,提高解决冲突的自信心。在处理幼儿冲突时,教师切忌以权威者的身份去指点是非,代替幼儿解决问题。成人的经验代替不了儿童自己的体验,只有让幼儿亲自尝试和实践,幼儿才能从一次次事件中总结经验,完成“去自我中心”,习得交往技巧,积累解决冲突的策略。否则,幼儿容易养成一遇冲突就求助于成人的习惯,逐渐退化或丧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指导幼儿解决冲突时必须把握重点。幼儿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自己

6、解决冲突的能力。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及冲突发生的情况,指导幼儿掌握冲突处理的有效方式和策略,培养以和平的方式化解冲突的意识。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调解冲突不是目的,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掌握化解冲突的策略才是最重要的职责。比如,幼儿园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会如何表达希望玩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如何请求小朋友同意加入到游戏中,如何采用折中方法达到自己的愿望,等等。  (二)作为教育者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肩负着为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引导和促进儿童全面发

7、展的责任。经验表明,在儿童学习如何有效处理交往冲突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可以帮助幼儿尽快认知社会,明事理,知进退,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减少交往冲突的发生。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者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幼儿理解他人(包括理解他人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在幼儿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他人的行为,是一项有价值的社会性技能,是幼儿形成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不少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最终引

8、发争执和冲突的现象。若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幼儿发展理解他人的能力,改变认知误区,便有助于减少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也有助于幼儿在交往中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故事、图画书、动画片或设计一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故事,在小组或全班开展讨论活动,请小朋友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取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