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

ID:2534795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_第1页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_第2页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_第3页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_第4页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分析与改良措施摘要介绍了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针对干旱灌溉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中低产田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以为提高当地中低产田生产力提供借鉴。关键词中低产田;现状;改良措施;安徽广德近年来,广德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实施“沃土计划”,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建设大有改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但因受地质、地貌影响,目前广德县农田还有相当部分耕地处在中低产水平,科学总结分析中低产田的成因并提出改良措施对促

2、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广德县中低产田现状据调查统计,广德县耕地总面积为7.5万hm2,其中一级地5480hm2,占耕总面积的7.3%;二级地33900hm2,占45.3%;三级地28230hm2,占37.6%;四级地5830hm2,占7.8%;五级地为1560hm2,占2.1%。对各等级耕地进行地力评价及分布统计,一、二级地主要分布在邱村、新杭、桃州等中部平原地带,以水旱轮作制为主;三级地主要分布于柏垫、四合、新杭、邱村、桃州等边界地区;四级地集中分布于誓节、柏垫等乡镇,距村庄广较远的丘陵岗地上且坡度大于5

3、°;五级地分布于柏垫、卢村等地的高磅上,多为望天田。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广德县中低产田面积为1.9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5.8%,在各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中部丘岗地区约有7220hm2,约占全县中低产田面积的40%,主要分布于誓节、桃州、新杭邱村等乡镇的丘岗区,多为干旱灌溉型,因耕种时间较短,熟化程度较低,土壤质地为自然肥力低的棕红壤、棕红土,常遭流水冲刷,表层肥土被带走,侧漂严重,但经调查,其潜在的增产增收空间较大。这部分中低产田分别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障碍因素,阻碍着土壤生产力的提高,改良并合理利用这些

4、中低田对广德县农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中低产田改良措施根据广德县中低产土壤所存在的不同阻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进行改良。2.1干旱灌溉型该类型中低产田主要问题是缺水,灌排设施较缺乏,主要分布在广德县中部地区河流阶地、低丘岗地、台磅、冲畈等部位。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海拔50~150m,距离村庄较远。土壤主要特性:土壤结构差,粘重板结,土层厚而耕层浅,自下而上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1~4mg/kg,速效钾50~804mg/kg,全氮0.75~1.16g/kg,土壤耕作管理水平低,有机肥投入不足

5、,水源短缺。改良措施:针对该类型区域应进一步挖掘出土壤潜力,培肥土壤,以肥调水,走有机旱作之路。一是等高耕作,等高种植,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二是逐年深耕,增施有机肥,熟化土壤,增加熟土层厚度[1]。三是平整土地,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四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强土地产出力[2]。五是加强秸秆还田力度,雨季时加大旱作实施秸秆覆盖,以利于吸纳保蓄降水,减少土壤侵蚀,增强抗旱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六是增施有机肥,每年施有机肥不低于30t/hm2,坚持施用。七是坚持平衡施肥,稳氮、增磷、钾补微(微量元素),以

6、协调土壤养分[3]。并利用石灰石粉、白云石粉、沸石粉等进行土壤改良。2.2障碍层次型该类土壤的核心问题是地表50cm土层内出现粘盘、白土、白浆化、砾石层等障碍层次,有碍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分布在誓节、新杭、东亭、邱村等乡镇的丘岗区,低丘、冲、谷、梯畈田或磅台田、缓坡地等都有分布,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白浆田、上位佳斑鳝田,砂砾心沙泥田、上位砾石扁泥田、白香灰土田、上位砾石硅石泥田等。成土母质有第四纪红土、硅质岩、泥质岩、河流冲积物等。土壤特性:耕层浅薄,障碍层次部位高,淀浆板结,土层水分以侧向流动为主,土壤结构不良;土

7、壤pH为4.8~5.6,有机质含量10.1~17.1g/kg,全氮0.71~1.24g/kg,速效磷3~6mg/kg,速效钾40~80mg/kg,阳离子代换量7.6moL/kg土,砂粘比1.45,二氧化硅含量较高,氮磷钾均属严重缺乏;阳离子代换性能弱,土壤保肥、保水、供肥、调肥能力都很差;耕层9~12cm养分含量多,耕层、犁底层以下层次的土壤养分含量急剧下降,整个土体层养分绝对量少,施肥虽多,但后期肥力作用小,作物生长过程中易脱肥早衰。改良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水利设施,完善田间灌排体系,实行沟渠配套,消除“过水田”与“

8、串漫灌”现象,提倡沟灌、轮灌;二是平整土地,逐步建设为田、林、路配套工程;三是种养结合,注重秸秆直接还田和快腐还田;四是结合增施有机肥,逐年加深耕层,做到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配施,注重中后期施肥,并注意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实行叶面喷肥,防止早衰;五是精耕细作,合理管理,如白浆田宜早耕、多耕晒,以增加速效养分,使土壤不结块而易起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