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

ID:25350913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第1页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第2页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第3页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第4页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整体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放顶煤工艺在边角煤柱回收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freel)影响,井田内次生断层多,布置正规综采工作面难度大,直接造成大量的边角煤柱滞留回收问题。以前,采用XDY-1T型分体顶梁悬移支架进行边角煤回收,工人劳动强度大.freel,倾角3~6°,硬度f=1.5~2,局部夹矸石,厚0.10m左右,节理、裂隙发育,单轴抗压强度13.7MPa,单轴抗拉强度0.84MPa,属中等硬度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赋存较稳定。工作面伪顶为炭质泥岩,厚0.2m左右,极易冒落,直接顶为中砂岩,局部含粉砂

2、岩,可以随采随冒,老顶为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质地坚硬,钙、硅质胶结,一般不易冒落,煤层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顶、底板硬度。顶煤冒放性为三类,适合于放顶煤开采。1.1工作面布置工作面走向230m,倾斜75m,倾角平均5°采用“U”型方式布置,运输巷及回风巷均为单巷。全工作面75架支架,配备SGB620/40T型刮板机1部。1.2支护设计根据矿压理论,工作面支架承受的最大压力为4~8倍采高顶板岩石的重量,现取8倍采高的顶板岩石重量计算:P=k×h×L控×b×γ×g=8×2.2×3.6×1.0×2.

3、5×9.8=1552KN式中:P——工作面上覆岩石所需支撑阻力;γ——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5;h——工作面采高,2.2m;L——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取3.6m;b——支架宽度,0.96m;g——重力换算单位,取9.8;k——上覆岩层厚度和采高之比,一般为4~8,取8。所选用的ZH1600/16/24ZL型支撑式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1600kN,经验算比较,所选支架支护强度符合要求。ZH1600/16/24ZL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参数如下表1。2与XDY-1T型分体顶梁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

4、对比2.1XDY-1T型分体顶梁悬移支架存在问题2.1.1移架、支柱时,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2.1.2支架横向稳定性较差,老空顶煤回收率超过70%。顶板来压时,老空方向推力容易推跨工作面支架而发生安全事故。2.1.3全工作面铺顶网,金属网消耗量大,吨煤生产成本增加4元,后工作面顶煤回收率也受到一定影响。2.1.4工作面支架支柱支护工作阻力较低(18MPa),顶板来压均需支设大量戴帽中柱,坑木及单体柱消耗量均较大。2.2ZH1600/16/24ZL型整体支架优点2.2.1移架操作时,工人只需

5、操纵集控阀组将前后4柱同时提起前移,动作简化,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回采工效有效提高。2.2.2支架稳定好,不倒架。工作面所有支架通过托梁系统连为一体,使得支架稳定性及安全性大大提高,工作面不会出现倒架、扭架现象。即使支架上方出现局部空顶现象(宽度≤3m,高度≤1m)或未支撑好,相邻支架将抬着该支架并帮其支护顶板。2.2.3护顶面积大,放顶煤不用铺网。该支架顶梁采用整体箱式结构,宽0.96m,长2.6/3.0m,护顶面积可达到95%以上,对顶板实现了全封闭管理。破碎顶板工作面不会出现漏顶现象,

6、也不会出现分体式支架的网兜现象。2.2.4对松软底板工作面适应性较强。该支架在坚硬底板工作面使用时,可不用底盘;在中软底板工作面使用时,支架可两前柱共用一个底盘,两后柱共用一个底盘;若工作面底板非常软时,支架前后4柱可共用一个底盘,底盘面积可达1.2m2以上,可有效解决工作面支柱严重穿底现象。3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由于整体顶梁悬移支架护顶面积大,基本取消了铺设金属顶网工序,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后工作面顶煤的回收率,但支架后侧流矸可能会大量涌入工作面发生伤人安全事故。3.1解决办法3.1.1根据煤层倾角合

7、理布置工作面,尽量采用仰采方式。一方面,可以防止放顶煤和移架过程中支架上方矸石大量涌入工作面,同时也可防止采空区侧冒落的顶板矸石冲击支架后柱。3.1.2禁止正对放煤口捅煤,大块煤可临时提起1棵后柱,严禁将支架两后柱同时升起,防止大块煤矸涌出伤人。必要时,采用防串矸设施进行临时遮挡,流入采场的大块矸石要尽量堆放采空区侧。3.1.3移架应选择采用邻架操控方式,所移支架前后5m内严禁无关人员驻留。另外,由于该支架为整体顶梁悬移支架,工作面所有支架均被托梁套联接成一整体。虽支架横向稳定性得到加强,但支架组

8、合梁上下、水平弯曲的活动空间也因此受限。工作面内局部坡度较大、顶板出现较大高低错差或者遭遇地质构造时,就容易造成局部地段空顶接顶不实现象,或发生支架上串、挤架、损坏托梁问题。为此采取:3.1.4加强工作面“四直、一平、二畅通”管理力度,即:煤壁直、煤溜直、支架直、托梁直、支架平、工作面上下出口保持畅通。3.1.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若遇地质构造或顶板不平时,在开帮煤后应及时在支架顶梁上方铺垫小方木接顶处理,保证支架接顶严密;顶板破碎,片帮严重时,须在支架上方铺设金属顶网。3.1.6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