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

ID:25351843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_第1页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_第2页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_第3页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_第4页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理法理 孰轻孰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理法理孰轻孰重情理法理孰轻孰重 法理性是电视法制节目的灵魂和本质特征。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往往是故事性和法理性的统一,但在新闻实践中,法理性往往被忽视或弱化,故事性常常成为电视法制节目的立命之本或选题的一大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固然大量的婚恋家庭、财产遗产或性爱情爱等问题引发的刑事或民事案件纠纷可以纳入法制节目议程设置,这样的选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悬念性和趣味性,但在报道这类案例或事件时,不少法制节目却将法理性问题淡化或丢在一边,仅以一种社会新闻报道视角,关注案件报道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奇闻轶事的轰动效应以及社会风尚等,甚至连一些不属于法律问题的事件或纠

2、纷也常常登入法制节目殿堂。比较典型的如重庆卫视品牌法制栏目《拍案说法》2010年5月21日的《替夫寻妻》节目。可以说,这期节目完全是从伦理道德角度制作的,意在赞扬王宝钏式传统女性之贤德行为与大义之举的社会新闻报道。以下是《拍案说法》栏目上网的关于《替夫寻妻》节目的内容简介或广告。  床下一封神秘的信件,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身患绝症的丈夫,留下最后的心愿,由谁来完成?难堪的寻找,让女人痛苦绝望,怎样的决定让众人为之动容?看《拍案说法》,听咏秋讲述:替夫寻妻。(拍案说法2010-05-21)  该节目的内容提要充满了悬念和煽情,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也很正常,讲述

3、一个寓法于乐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本是法制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艺术。然而,《替夫寻妻》节目的报道视角和价值选择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这期节目本应该做成具有深刻的法理性、针对性及警示意义的电视法制节目。然而由于采编人员追求一个好看故事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避重就轻,有失偏颇地选择了伦理道德视角,即宣传、赞扬后妻的贤德行为替身患绝症的丈夫寻找曾经被拐而失踪多年的前妻及儿子,而不是从法制视角,侧重挖掘不幸被拐前妻的遭际、命运及其中折射的法律问题、社会问题及人情冷暖,可谓买椟还珠,以至于将一期原本很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法制节目混同于好看却很普通的伦理道德故事。固然后妻替身患绝症的丈

4、夫寻找失踪前妻行为能够彰显传统女性的美德、大义,的确可歌可颂,好看好听,而被拐前妻的不幸遭遇与之相比则不好看或看了听了不如美德故事让人感到皆大欢喜。从法制节目的法理性角度看,其不幸遭际所折射的法律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农民问题等恰恰应成为节目的主线和重心。无庸赘述,围绕农村被拐妇女儿童问题进行的个案探讨和深度报道,更符合法制节目的普法宗旨,更具有法制传播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替夫寻妻》节目的好看但无多大法制传播价值的故事背后,遮掩着、漠视着多少本不该被漠视或本应该批评谴责的问题啊。

5、如被拐前妻的公公、叔公对被拐人寄来的信件一而再、再而三地故意隐瞒,被拐者母亲和丈夫对女儿、妻子被拐后人生遭际的不加深究,任由其继续遭遇不幸,竟至多年以后让一个似乎不相干的女人去一路追寻他们失踪亲人的下落。更为重要的是,在有关前妻被拐案件中隐含着太多的疑点和法律问题,需要采编人员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去挖掘、关注和体现。如被拐前妻曾经寄来的唯一的一封信究竟写些什么?残忍自私地隐瞒这封救命信件的公公、叔公,是否应该受到谴责或承担一定的道德乃至法律责任?做丈夫的报案了吗?他尽到保护、寻找和关怀的责任了吗?是否为了另一段婚姻和幸福放弃了应有的对前妻命运的关注和寻找? 

6、 作为涉及拐卖农村妇女儿童问题的电视法制节目,《替夫寻妻》本应关注受害妇女儿童即前妻及其儿子的命运及遭际,如他们如何被拐?又如何被卖?被拐以后前妻的命运究竟如何?又因何故而死?等等。令人遗憾的是,那名不幸的农村妇女被拐以后一嫁二嫁的两个男人皆在电视中露过面,而记者也是全程跟踪,竟然没有深入探寻一下,这两个男人是如何买到又如何对待那名被拐妇女的?被拐妇女之死是否与他们有干系?他们是否应该受到法律及道德的追究和谴责?等等。可以看出,节目编导和记者全程策划并推动了后妻之替夫寻妻之旅,但他们在见到那些涉嫌买卖妇女儿童者以及作为见证的邻人而不进行深入采访调查,实在令人费解。其

7、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前妻被拐后嫁过的一个男人在被问及那名妇女去向时很淡漠地说了句死了,而旁边的记者竟任由他一句死了,竟连一句怎么死的都没问,就让镜头一晃而过。这一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编导记者或栏目组成员人文关怀的缺失及自身法律素养的不足。此外,对于被拐前妻这样的农村妇女作为受害者自身的不自助不争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节目也未加提及。据了解,在农村遭遇与被拐前妻一样命运的妇女还有不少。该案的普适意义或警示、教育价值很强,但节目因法理性这一灵魂的缺失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普法功能与作用。总之,像《替夫寻妻》这样的法制节目无论从传播角度、价值选择、新闻敏感、新闻策划,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