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

ID:25359999

大小:73.6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9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_第1页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_第2页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_第3页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_第4页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蒙牛成功案例》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蒙牛成功案例牛根生感慨地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我离开原企业后,那么多人敢跟着我白手起家,老老少少敢把1000多万元押到我的身上,为什么?因为我这个人有“前科”。能把钱分给别人的“前科”。我自己体会,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交换”。只有诚心,才能换来诚信。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案例:蒙牛内幕  一、蒙牛的前身———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个“秘密公司”。“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然而十数个“隐形人”却在全国穿梭往来  人们对创业者有着天生的敬畏:他是抓住哪个

2、线头拉开整个线团的?  多数人抓的是有形资产的“线头”,少数高手却另辟蹊径,抓住了无形资产的“线头”。  1999年初的一天。呼和浩特。巴彦塔拉饭店。  牛根生、孙玉斌、杨文俊、邱连军、白君、邓九强、孙先红,“化整为零”,分批潜入。这是一次秘密集会。  为什么像“地下党”?原来,不久前,原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调兵遣将,本打算在呼和浩特开一家“海鲜大排档”———谁知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一瓢冷水兜头泼来:有人幕后干预,黄了!这是一个颇具意味的信号:你牛根生别想自立门户,即使开饭店也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于是,大家

3、的倔劲上来了:既然你连大排档都不让开,那我们还干自己的老本行去!  不能公开做,那就隐姓埋名。  到会的每个人后来都成为蒙牛的发起人之一。因此,这次会议,被蒙牛人亲切地称作“南湖会议”。  会议的任务是起名。  写新闻的人都知道,“题好文一半”。老子的《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国古代有名家,名实论,还有“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之说。蒙牛把起名作为创办企业的第一步,足见其对无形资产的高瞻远瞩。  孙先红显然是个“尚简”派。他见大家久议不决,便随口讲了“文盲卖瓜”与“教授卖瓜”两种不同的思维模

4、式:文盲老汉想得少,所以顾虑也少,逮住就做;最初也许有波折,但越做越有经验,最后终于赚了钱。大学教授先计算毛利,次计算工商税务,末了还要考虑风险:如果我买来一车西瓜,万一有五分之一生的怎么办?即使没有这么多生的,万一有五分之一坏了或卖不出去怎么办?……这样“万一”来“万一”去,顾虑重重,最后终于“胜利大退堂”。  结论:想得简单,才能做得成功。  这个故事与数年后流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异曲同工,暗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讽喻。末了先红说:你看人家“澳牛”,简简单单,就是“澳洲的牛”。  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不知是

5、谁脱口而出:“那我们就叫‘蒙牛’吧!”  大家都叫好。  唯独牛根生不叫好。他说:我姓牛,叫“蒙牛”有“家企业”的嫌疑。  此前,他曾一再表示:我一定要把企业办成“大家的企业”;如果办成了某一家某一姓的,那将是我最大的失败。  还有个名字也进入视线:蒙奶。但“奶”是上声,“牛”是阳平,读起来,“蒙奶”的力度不如“蒙牛”的力度大。  一时僵持不下。有人出主意,把历次会议所起的备选名字全部写下来,然后集体投票,哪个得票高,就用哪个,一次了断!结果,在备选的十几个名字中,“蒙牛”独占鳌头。  至此,“蒙牛”之名一锤定音!“

6、蒙”———内蒙古。背后是:蓝天,白云,草原,畜的故乡,奶的摇篮。  “牛”———奶牛,牛奶。背后是:牛根生,牛气,牛市,勤奋如牛,气壮如牛。  1999年1月13日,蒙牛的前身———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这是一个“秘密公司”。  注册时,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栏填的是“白英”,而不是“牛根生”———就这样,在隐姓埋名中,企业诞生了。  在呼和浩特公园南路附近,七拐八绕,才看到一座破旧的六层宿舍楼;宿舍楼的底层,有一户两居室53平方米的民宅;民宅里摆了6张桌子,一台茶几,一条沙发,一张单人床———都是从

7、牛根生家里搬来的。牛根生来了,没有座位,就坐在单人床上办公。  这就是蒙牛开业时所租的第一间办公室,月租金200多元。没有任何标志,没有半点张扬,整个公司羞答答地蜷伏在居民区,匍匐前行。  要“偏僻得没人想到,普通得没人注意”。这就是租赁办公场所前,牛根生给办公室主任白君所下的指示。  在1999年最初的3个月中,这个名叫“蒙牛”的公司几乎完全不为公众所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在什么单位工作是每个成员必须坚守的秘密。  但地火在蔓延!  十数个“隐形人”在全国往来穿梭。  震惊全国的“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

8、营模式,以及“筹股风波”,就是在这间53平方米的简陋民宅里“指点江山”如虎脱笼的。这正应了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反问句:“世界上的大事,有几件是在敲锣打鼓中完成的?”两年后,蒙牛火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凤凰卫视的记者都曾到这间民宅里探访,其时,许多居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座破房子”。  民宅里不便接待重要客户。孙先红便在自己位于公园西路的“先行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