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

ID:25361164

大小:3.97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_第1页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_第2页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_第3页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_第4页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覆、滑脱构造在卫城找煤中的运用卢仁甫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摘要:推覆构造指缓倾角(倾角<30°)的逆冲断层和倒转褶曲;滑脱构造指重力或拉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推覆、滑脱构造的研究意义在于在煤田地质工作中找到相应的含煤岩系,以此为寻找煤炭资源提供可行的预见性地质依据。关键辞:推覆构造、滑脱构造、逆冲断层、逆断层、正断层,向斜、背斜、倒转褶曲,含煤岩系。一、概述:随着科学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日亦加剧,“资源枯乏”的及将到来,作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呢?我们不但要作好将来寻找深成煤层的准备,也要作好寻找复杂构造条件下的隐伏矿产的准备。特别是推覆、滑

2、脱构造条件下,由于断层倾角平缓且挎度大,有时隐伏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在此,就我个人多年来对构造地质的研究,谈谈卫城的推覆、滑脱构造及其对该地区的找煤运用。由于受推覆、滑脱构造的影响,多年来给不少煤田地质工作者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对推覆、滑脱构造的研究,其目的意义在于在今后的煤田地质工作中更好地指导各阶段地质工作,为寻找煤炭资源,提供更多可行的预见性地质依据。(一)区域地质卫城区域地质位于扬子地层区,黔中分区,贵阳小区。从新到老出露有第四系—元古代的地层,缺失白垩系。分别为第四系更新统(Q)、第三系(E)、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

3、)、自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元古代(Pt)。(二)区域构造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出露有印支期构造、燕山期构造和喜玛拉雅构造。印支期构造表现为少数NE—SW向构造,如F3正断裂,F10,F11逆断层;燕山期构造表现为北东东—南西西(NEE—SWW)向的滑动构造,如F7正断层;喜玛拉雅构造表现为SN向的推覆、滑脱构造,如断层F1、F2、F4、F8、F9、张家坪小向斜等(图—1所示)。二、推覆、滑脱构造分析(一)推覆构造推覆构造是指由大型逆冲断裂及其上盘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构造。一般将推覆分为二类:即褶皱推覆和

4、逆冲推覆。前者通常是在褶皱强烈发育过程中沿倒转、平卧褶皱翼剪切发育的逆冲断裂;后者通常指没有强烈褶皱伴生,只是简单的岩席的推移和逆冲。二者都意味着挤压和收缩,统称挤压推覆。通常指缓倾角(倾角<30°)的逆冲断层和倒转褶曲;它是由于地壳变动过程中,板块间的相互挤压导致岩石发生弯曲断裂、倒转,使地层出现重复的一种表现形式。~7~(二)滑脱构造由于重力作用和拉伸作用,使岩石发生断裂下滑形成正断层或断陷盆地。滑脱构造分为两种:一种为伸展滑脱构造;另一种为重力滑动构造。它们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使上地幔失放大量岩浆后,附近地壳薄弱处岩层因重力作用产生下陷或出现拉伸而产生的拉伸断

5、裂。断层面倾角较缓,地壳平衡稳定下来,表现为缓倾斜正断层,有同沉积断裂和后生断裂两种。(三)卫城的推覆构造卫城的推覆构造主要为喜玛拉雅运动时期产生的近南北(SN)向推覆构造带,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一种构造表现形式。如张家坪小向斜、田坝头小向斜、大山脚逆断层(F2)、新发逆断层(F4)、杨家湾逆断层(F5)、莲花推覆逆断层(F9)及其伴生断裂(F8);其次为印支构造,卫城向斜、F10、F11。图—1所示。~7~1、卫城向斜,出露于杨家寨公社以西—卫城一线,走向NE—SW,南东翼与翼北西倾角相当,10—30°,一般20°,全长约10公里;2、张家

6、坪小向斜,出露于石猪山—犀牛屯一线,走向NW—SE,南西翼倾角10—30°,一般12°,北东翼倾角35—80°,一般50°,全长约1.5公里;北部出现倒转。3、田坝头小向斜,出露于冷水寨以南一线,走向NW—SE,南西翼倾角10—20°,一般15°,北东翼倾角10—25°,一般20°,全长约1.0公里;4、逆断层(F4):出露于暗流—姚家寨—占街一线,全长20多公里,走向近于SN向,倾向E,倾角30—40°,一般35°,断距>150m,区域性断裂,为F9的伴生断裂;5、逆断层(F2):出露于暗流东—大山脚—坛罐窑一线,全长10多公里,走向NW—SE向,倾角25—35°

7、,一般30°,断距>50m;6、逆断层(F5):出露于杨家弯—竹林寨一线,全长5多公里,走向NE—SW向,倾角25—35°,一般30°,断距>70m,为F4的伴生断裂;7、逆断层(F8):出露于暗流—蔡水—犁倭以东一线,为区域性断裂,全长20多公里,走向NE—SW向,倾向南东,倾角35—46°,一般35°,断距>200m,为F9的伴生断裂。8、逆断层(F9):出露于暗流—莲花石—犁倭一线,为区域性大断裂,全长20多公里,走向NE—SW向,倾向南东,倾角22—35°,一般25°,断距>500m;沿途有条伴生断裂即F8。(四)卫城的滑脱构造卫城的滑脱构造主要为印支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