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

ID:25366603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_第1页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_第2页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_第3页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_第4页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论文《顽主》(1987)讲述三T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另一业务员马青代替一男士陪伴其妻子,等等。这种替代业务的出现似乎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中国当代文化已经和正在发生一场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以致人内心最隐秘而本真的情感也可以替代、虚拟或出售了。文艺要表现情感、追求情感真实,本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的几乎无需论证的基本“常识”之一。如今,当着情感已经变得可以随人随地随时随意替代时,这种替代性情感还等同于往昔的本真情感

2、吗?我不得不感叹:洋溢浪漫气息的情感主义已经和正在让位于充满消费文化色彩的后情感主义(参见我的《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freelotion)与“后情感主义”(postemotionalism),来自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奇(StjepanC.Metrovic)的《后情感社会》(postemotionalsociety,..毕业1997)。在他看来,“当代西方社会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其中合成的和拟想的情感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地操作的基础。”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这种“后情感社会”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全社会已经和

3、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文化产业普遍地操纵了,“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8页)。在后情感社会,后情感主义成了人们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后情感主义是一种情感操纵,是指情感被自我和他者操纵成为柔和的、机械性的、大量生产的然而又是压抑性的快适伦理(ethicofNiceness)。”(梅斯特罗维奇:《后情感社会》,伦敦:塞奇出版公司,1997,44页)。快适伦理这个词很有意思

4、,它凸现出后情感社会的日常生活的伦理状况。它追求的不再是美、审美、本真、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快乐与舒适,即使是虚拟和包装的情感,只要快适就好。快适伦理堪称后情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当前我国社会状况与西方社会并不相同,是否进入“后情感社会”有待考察,但是,我国文艺和文化中已经形成后情感与后情感主义潮流,从而呈现出一种后情感文化现象,却应是不争的事实。以小说和电影《顽主》为先声,以《甲方乙方》和《英雄》为典范标志,后情感主义借助强劲的票房势头和社会影响力俨然已成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时尚流的新霸主,并且打造出以“快适伦理”为核心的

5、审美新时尚。这既是一种后情感文艺,也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后情感文化。后情感文化一词比社会学家乐意采用的“后情感社会”涵盖范围略小,主要是指与文学、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等符号表意系统的建构作用密不可分的、以后情感现象为主要标志的新生活方式或新生活时尚流。当初由《顽主》、《你不是一个俗人》、《编辑部的故事》和《甲方乙方》等文艺作品创造的三T公司、“好梦一日游”、《人间指南》编辑部等虚拟生活景观,如今早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过程与文化时尚的实际组成部分;而你如果不跟随公众涌进电影院欣赏张艺谋《英雄》视觉盛宴,就可能自觉大大落后于这股奔腾而来的时尚生活流。后

6、情感文化注定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可以说,以后情感主义为核心的后情感文化,已经在以通俗消闲为宗旨的大众文化(如通俗诗歌、畅销书、流行歌曲、电影、电视、网络文学等)中奔涌成浩荡主流,同时,即便是在崇尚个性创造和形式实验的高雅文化领域也已暴露出自身的斑斑踪迹。当然,后情感主义在当前文艺界不可能一统江湖,而是与情感主义、非情感主义、隐情感主义等形成碎片共存格局。我们不得不置身在以后情感为主流的多元情感共存的文化状况中。在当前多元情感状况中考察后情感主义和后情感文化对于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挑战,涉及许多方面,而这里只是初步提出问题。1、就情感在文艺

7、中的性质而言,传统的本真情感不得不面对替代情感、虚拟情感、情感操控、情感兜售等新问题,与此相连的是有关后情感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产业学、商学等话题。2、就情感在文艺中的表现来看,作家艺术家似乎可以不必追求情感表现的真实,而只需要按都市公众的娱乐需要而成批模拟、复制和生产“情感”就是了。此情与往昔之情还能同日而语吗?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可能成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兴奋点之一。3、在情感与媒介的关系上,随着电视和网络这两种大众媒介分别充当核心媒介和新锐媒介,情感很容易被大众媒介产业及相应的社会情境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即

8、后情感。4、在情感与语言问题上,在以流畅和有趣为特色的语言中表现的情感,尤其投合于浮浅的感官快适满足。5、在情感与真实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