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ID:25371873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福建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34年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工业化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福建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之一,区位优势尤其独特,尤其是在近几年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建设进程中,中央各部委纷纷通过各种举措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众多优惠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经济发展得到快速平稳的提升,以较好的发展态势步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然而总体上看,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速度和结构以及就业等方面都远远滞后于与福建毗邻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究其原因,

2、福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关联性差,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发展瓶颈,亟待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整合程度低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在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资源无论在存量上还是结构配置上都不能满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充分与本省的就业资源存量现状相匹配,主要表现为有效就业人口的数量不足,就业质量仍然偏低,工业部门将就业的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缺乏熟练工人,服务业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等低层次类型中。此外,就业人口在产业中的分布还有待优化,在各个地区上的分布也显.L.得严重

3、不均衡,比如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明显较好,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形成了巨大的人才吸引力,同样还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与经济发展落后的内陆山区差距不断加大,这样便导致了就业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相对减弱,不能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的难度。同时由于社会、体制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就业配套体系的不完善,劳动力就业资源的流动性相对发达地区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大制约了产业转移与扩散等一系列问题。综合来看,这些都是使得福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落后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原因。

4、  众所周知,就业是考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譬如就业率、失业率等指标都是衡量经济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业结构的优化更是直接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效,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就业问题无疑成为当下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中必须统筹考虑的主要内容,然而就业和经济两者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看,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这被众多学者一致认同,区域就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结构的变化能很好的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反过来能推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合理配置,二者之间是一

5、种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因此,如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很好的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势必能为区域经济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福建在十二五甚至更长远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践进程中,同样应当充分考虑和正确处理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对应的紧密关系,尤其是在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总体框架,发展目标得以明确,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各项组织措施的实施,确保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效把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向

6、新的发展阶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福建经济与就业结构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福建经济的发展开始逐步从注重速度向更加注重效益的跨越发展转变,追求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积极探索符合福建实际的发展道路,转变粗放式经营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6:48.5:38.9调整为2010年的9.5:51.3:39.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由2005年的3.0%、51.3%、45.7%,转变为2010年的2.1%、7

7、0.2%、27.7%。就业发展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就业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7.6:31.2:31.2调整为2010年的29.2:37.4:33.4,第一产业就业构成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构成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构成比较也得到微弱提高。就业产业构成在五年间得到了明显优化,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总的来看,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与就业结构变化总体上方向一致,但比重变化的数量不一,呈现出一定的偏离,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远远滞后于产值结构,这是由于福建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第二、三产业,也反应出福建省目前仍然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第二、第三产业就

8、业结构也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值结构,同样呈现出不匹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