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ID:2537306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_第1页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_第2页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_第3页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_第4页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黄雁翔,陈新月,邹梦娜,杜晓菲【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联合治疗1年,停药随访6个月,分析HCVRNA载量、病毒基因型对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50例复发患者联合再治疗后,48.0%取得持续病毒应答(SVR)。治疗前高病毒载量(HCVRNA≥1×107拷贝/ml)患者的SVR是21.

2、4%,低病毒载量(HCVRNA<1×104拷贝/ml)患者的SVR是68.8%。病毒载量高、低组间联合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值:8.067,95%置信区间1.538~42.318,P<0.05);HCV基因1b型与非基因1b型感染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OR值:2.750,95%置信区间0.704~10.737,P>0.05)。结论HCV基因型与复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再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病毒载量低的复发患者再治疗疗效好于病毒载量高的患者。【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肝炎;丙型;慢性;复发;干扰

3、素α;聚乙烯二醇类Retreatmententforpatientsent.MethodsAretrospectivestudyentandgenotypetothetherapyongallthepatientsthesustainedviralresponse(SVR)ratel)l)orelikelytoshoaynotinfluencetheresponsetotheRetreatmentl,停药后复发,HCVRNA定量≥80拷贝/ml),年龄18~62岁,HCVRNA定量≥80拷贝/ml。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者,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具有重要脏

4、器病变(严重心、肾、甲状腺疾患及精神病)等。1.2治疗方案PEG-IFNα-2a,135μg,每周皮下注射1次,利巴韦林900mg/d治疗1年,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1.3主要检测指标HCVRNA定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80拷贝/ml为阳性,<80拷贝/ml为阴性;HCV基因分型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1.4疗效评价早期病毒应答(earlyviralresponse,EVR):抗病毒治疗3个月时,HCVRNA<80拷贝/ml,无早期病毒应答(noearlyviralresponse,NEVR):抗病毒治疗3个

5、月时,HCVRNA≥80拷贝/ml;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virusresponse,SVR):疗程结束及停药6个月随访时,HCVRNA<80拷贝/ml。非持续应答(nonsustainedviralresponse,NSVR):除持续应答外的任意一种情况。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患者年龄采用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HCV基因型、治疗前病毒载量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的显著性界限水平定为0.05。2结果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3.6±

6、7.8岁。50例IFN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采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年,停药随访6个月的结果是SVR24例,占48.0%,NSVR26例,占52.0%。(责任编辑:)2.1不同病毒载量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50例患者分为3组:低病毒载量组(<1×104拷贝/ml),中病毒载量组(1×104~1×106拷贝/ml),高病毒载量组(≥1×107拷贝/ml)。3组之间疗效比较见表1。低病毒载量组与高病毒载量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值:8.067,95%置信区间1.538~42.318,P<0.05),而中病毒载量组分别与高

7、、低病毒载量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OR值:3.667,95%置信区间0.779~17.250,P>0.05;OR值:2.200,95%置信区间0.557~8.686,P>0.05)。2.2不同HCV基因型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50例患者分为2组:非基因1b(2a或2b)型组和基因1b型组。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OR值:2.750,95%置信区间0.704~10.737,P>0.05),见表2。2.3EVR与SVR的关系EVR和NEVR组随访结束时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R值:5.464,95%置信区间1.627~18.

8、357,P<0.01),见表3。表1不同病毒载量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表2不同HCV基因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