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

ID:25375670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_第1页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_第2页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_第3页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_第4页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L.编辑。作者:翟明玉,郭润栋,王春萍,梅伟【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后入路腰椎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27例,74个节段,其中腰椎退行性滑脱10例,节段不稳伴椎管狭窄7例,节段不稳伴椎间盘突出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2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经15~33个月,平均26.8个月的随访,2~3个月融合节段可见模糊骨痂生长,4~6个月达骨性愈合,依据日本JOA疗效评定标准,

2、优21例,良4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4.8%。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无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无硬脊膜破裂。[结论]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应用,可使腰椎获得即刻稳定,恢复脊柱序列及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弧度,促进植骨融合,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疾病;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内固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退变性腰椎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

3、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的手术方法以缓解患者的腰痛和腿痛等症状[1~3]。但是,PLIF技术操作需要较大的椎管空间,有可能造成硬脊膜和神经根的过度牵拉性损伤,或术后硬膜外广泛性瘢痕产生等并发症[4]。本科自2004年7月~2007年4月应用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共治疗27例74个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

4、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7~70岁,平均54.6岁。病例结构:腰椎退行性滑脱10例,节段不稳伴椎管狭窄7例,节段不稳伴椎间盘突出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2例,融合节段:L2、32例,L4、58例,L5S19例,L4、5及L5S12节段7例,L3、4、L4、5、L5S13节段1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腰痛,显示一侧腰腿痛15例,双侧腰腿痛12例,间歇性跛行20例,股四头肌力减退2例,胫前肌力减退10例,趾背伸肌力减退16例,膝腱反射减退1例,跟腱反射减退18例,尿失禁1例。所

5、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以腰椎前屈后伸动力X线侧位片显示:L3、4及L4、5前后滑移大于3mm,L5S1大于5mm或终板成角大于11°,为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5]1.2手术方法术前测量椎间隙高度,决定术中选用融合器型号。全组病例均采用全麻、俯卧位,取腰椎病变部位后正中进路。常规显露棘突、椎板至关节囊外侧横突根部。完成椎弓根螺钉置入后,在症状较重侧,切除狭窄节段之间黄韧带、部分椎板。将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切除,将下位椎体部分上关节突及增生的骨赘切除,扩大侧隐窝,显露椎间孔及上、下位神经根,

6、遇到硬膜外及神经根伴随静脉出血,用明胶海绵及棉片压迫止血。以神经拉钩向中线轻微拉开并保护好神经根,切除椎间盘。在椎间隙置入撑开器进行撑开,置入神经保护套筒,取下撑开器,在套筒内用绞刀将残留椎间盘清除。将自体骨咬碎成米粒状,铺放在预置椎间融合器(Cage)的前方及左右两侧,余下碎骨填放至选用的Cage内。用配套工具将Cage经椎间孔以45°倾斜向中线及对侧的前外侧拧入,至距椎体后缘3~5mm为宜。如果植入2枚Cage,无需倾斜,将其植入椎体中线两侧,本组病例均使用单枚。术中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Cag

7、e及椎弓钉的位置合适后,连接固定棒,然后用加压钳适当加压,最后紧固螺帽完成复位与固定,取自体或异体骨植于横突间及小关节突外侧。对于II°以上的椎体滑脱,置入椎弓根螺钉,将连接棒预弯后可利用椎弓钉撑开器行椎间孔撑开,做椎间松解,利用椎弓钉提拉装置进行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椎体己复位,固定一侧连接棒,神经拉钩轻轻将此侧硬膜囊和神经根牵向内侧,同上述方法置入融合器,适当加压固定。术后卧床2周后可戴支具下地行走。1.3临床评价方法疗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6],包括主观症状

8、(0~9分),客观体征(0~6分),无症状者15分,手术前及随访时进行2次评分。测算好转率(RIS)=[(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100%。2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经15~33个月,平均26.8个月的随访,2~3个月融合节段可见模糊骨痂生长,4~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前JOA评分平均5.5分,随访时14.2分。RIS评分:优21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2.6%。27例共植入椎弓根螺钉246枚,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情况,未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