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ID:25390828

大小:1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_第1页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_第2页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_第3页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_第4页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诱变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陈素华,许小平**(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福州,350116)510152025303540摘要:以产黄嘌呤氧化酶菌株ArthrobacterX为出发菌,采用紫外(UV),硫酸二乙酯(DES)单因子诱变,以及紫外结合氯化锂(UV+LiCl)、紫外结合微波(UV+微波)的复合诱变方法对ArthrobacterX进行诱变。对诱变后的高产菌株UV-4、ULi-10、UW-5作遗传稳定性试验,其中UW-5在连续传代6次后其遗传性状较UV-4、ULi-10更为稳定,其产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3.46%,XOD比活力也提高了56.66%。是一株比较

2、理想的黄嘌呤氧化酶高产菌株。关键词:黄嘌呤氧化酶;复合诱变;筛选中图分类号:TQ464.8EffectontheActivityofXanthineOxidasebyDifferentMutationMethodsCHENSuhua,XUXiaoping(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ing,FuzhouUniversity,Fujian350116,China)Abstract:Variousmutatingmethodsincludingultraviolet(UV),diethylsulfate(DES)andcomplexmutagen

3、esis(combinationofLiClandultravioletrays,ultravioletraysandmicrowaveirradiationwereemployedtodealwithaxanthineoxidaseproducingstrainArthrobacterX.Thenthehigh-yieldingmutantstrainsUV-4,ULi-10,UW-5weretestedforgeneticstability.AftersuccessivelyculturedsixtimesfoundthathereditycharacterofUW-5wassta

4、blerthanUV-4,ULi-10.Itsenzymeactivityincreasedby63.46%andXODspecificactivityincreasedby56.66%overtheoriginalstrain.Keywords:Xanthineoxidase;complexmutagenesis;screening0引言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简称XOD(EC.122)是生物体内核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类[1],黄嘌呤氧化酶在生理环境条件下能够催化核苷的代谢产物次黄嘌呤先氧化形成黄嘌呤,再进一步氧化生成尿酸和过氧化氢,其氧化产物尿酸和氧自由基具有

5、重要的生理及病理功能。因此,该酶正在被开发成为一种具有高价值的商业用酶,应用于检测血清无机磷[2]、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细胞损伤后胞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水平以及次黄嘌呤核苷(肌[3]解亚硝基盐、三硝基苯甲硝胺等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开发和研究XOD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野生型XOD菌株代谢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因而选育和改良XOD高产菌株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选育方法为诱变育种。本试验采用各种诱变方法对一株黄嘌呤氧化酶产生菌ArthrobacterX进行了处理,同时探讨了诱变因素对其产酶能力的影响,以期提高其产黄嘌呤氧化酶的能力,为高产菌株

6、的选育制定依据,为黄嘌呤氧化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条新的绿色途径。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03514110002)作者简介:陈素华(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化工通信联系人:许小平(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工.E-mail:xu@fzu.edu.cn-1-苷)、鸟嘌呤、鸟苷、鸟嘌呤酶和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等。另据Jalal报道,该酶对于降1材料与方法451.11.2菌株ArthrobacterX菌株,本实验室保藏。培养基种子培养基:NaCl5.0g/L,牛肉膏3.0g/L,蛋白胨10.0g/L,pH值7.5

7、。初筛培养基:NaCl5.0g/L,牛肉膏3.0g/L,蛋白胨10.0g/L,黄嘌呤0.76g/L,琼脂15g/L,pH值7.5。基本产酶培养基:K2HPO4·3H2O4.15g/L,KH2PO40.26g/L,NaCl1.0g/L,CaCl24.5mg/L,FeSO4·7H2O0.5mg/L,MgSO4·7H2O0.2mg/L,(NH4)2SO43.0g/L,黄嘌呤0.66g/L,50乳糖10.0g/L,pH值8.0。发酵培养:将培养至对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