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

ID:2539106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_第1页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_第2页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_第3页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_第4页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侵权死亡赔偿研究(下)论文关键词:死亡/侵权责任/赔偿制度/“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内容提要: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的侵权死亡赔偿,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与合理的制度构建。作者认为,侵权责任法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死者或者死亡本身进行救济;作为民事责任方式的赔偿,只能是对死者近亲属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救济,在制度上则体现为对死者近亲属相关财产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对被抚养人合理生活费的赔偿和死亡赔偿金。“维持被抚养人或者近亲属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是作者提出的修正“抚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的一种理论主张,构成本

2、文论证被抚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的理论基础。四、对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之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近亲属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1.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的目标不在于救济死者,而是对与死者有关联的生者因死亡事实造成的精神损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减少予以救济。因侵权行为发生受害人直接死亡.freelich.p.LawsAnn.x600.2922(6)(West1992).3在日本裁判实务中,无论是对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还是近亲属固有请求权的享有,最终赔偿结果没有可证明的差距。参见于敏:《日本侵权

3、行为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7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5其他可能的参酌因素还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场合和行为方式等。但法释20017号第10条规定的六种考虑因素中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经济能力等应当与侵权死

4、亡精神损害赔偿无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的公交售票员朱玉琴掐死清华大学教授女儿侵权案件,判决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与售票员朱玉琴共同赔偿死者小晏的父母75万余元,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30万元。该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创下目前国内新高,裁判着重考虑了侵权人的过错、侵权场合(目睹爱女被杀全过程的“精神打击”损害赔偿)、侵权后果(老来得女,不能再育)。案件介绍及法院判决理由参见《售票员掐死教授女儿案终审改判精神赔偿为30万》,《北京晚报》2007年11月26日。6目前学界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依然存在明显的认识分歧,部分学者虽然认为

5、需要赔偿因死亡而对近亲属产生的精神痛苦,但在具体计算损害数额时,却将赔偿的标的转移为“死者未能享受的余生”,例如杨立新教授在其《侵权责任法》草案第175条做了“死亡抚慰金的数额”,“根据受害人死亡之日的年龄和当年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差额计算,但最高不得超过三十年,最低不得少于五年”,参见杨立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和立法例》,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笔者认为,受害人死亡时年龄的大小,与近亲属精神痛苦的程度之间无法得出存在正相向或者反相向关系的结论。7抚养、扶养与赡养属不同概念,对《民

6、法通则》上的“扶养”应从广义理解,..既包括狭义上的扶养费,也包括(对配偶的)扶养费、(对未成年人的)抚养费和(对长辈的)赡养费。8在死亡赔偿金的地点标准确定上,法释200320号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另外规定赔偿权利人可以通过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标准更高从而适用后者。笔者认为,赔偿权利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标准应当成为死亡赔偿金确定的一般地点标准,因为死亡赔偿金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逸失利益”填补为近亲属(被扶养人)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显然忽视了“维持一定物质生活水平说”中的真正权利人是近亲属。9黄松有

7、:《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人民法院报》2003年12月30日。10民众之所以不满侵权死亡赔偿制度中的二元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今社会中的医疗、教育、财政、金融、司法制度等服务制度对农村户籍均不利,民众将其对户籍制度背后的差别极大的服务制度的不满迁怒于侵权死亡赔偿制度。11《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5民他字第25号),2006年4月3日函复云南省高院,2006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

8、庭印发该复函予全国各地高级法院,供参照适用。12例如,北京二中院终审的外地来京务工11年的男子陶红泉车祸死亡赔偿案,查明陶红泉户籍虽然不在北京,但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在北京后,终审改判其适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参见《京华时报》,2007年10月24日。13参见黄松有:《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