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

ID:2539903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_第1页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_第2页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_第3页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_第4页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边防军是指驻扎在边境,担负防御作战任务的武装力量总称。边防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对外战争的胜负和国家之安危,因此,历代对它都比较重视。汉代边防军的建置已渐趋完善,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史文简缺,前人对此时的边防军规模及其养兵费用问题,却未曾做过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拟就这方面谈些思路,并作尝试性的测度和探讨,不一定成熟。旨在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一、边防军的结构和规模“边防”一词,就现代意义上说,是指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在边境地区所采取的军事措施。但古代的“边防”,则指地缘或周

2、缘,同时也指划分不同政权统治,或国家治与不治的地域界限。因此,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历史、政治的概念。历史时期,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边界时有变迁,有它的相对性,因而其所构成的边防意义也就不甚一样。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清代顾栋高说:“春秋列国用兵相斗争,天下骚然,然是时禁防疏阔,凡一切关隘厄塞之处多不遣兵戍守,敌国之兵平行往来如入空虚之境。”[1]其说可从。但至战国,由于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运动战略开始使用,险要地区成为防御和进攻的重点。各国在边境和交通要冲都采取了相应的军事措施,出现关、塞、亭障、长城等

3、防御设施,以期“内拒敌国,外攘四夷”。[2]《盐铁论·险固》云:“诸侯之有关梁……盖自战国始也。”由于要“备边境、充要塞、谨关梁、塞蹊径”,[3]因此,投注的兵力也十分可观。如魏国“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4]韩国总兵力“不过三十万”,而“守徼亭、障塞”之兵就达十万。[5]边防军占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规模委实不小。至秦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6]的广阔疆域。其边防对象主要是匈奴和百越,即所谓“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7]

4、此时的边防军数量,二、边防军的养兵费用养兵费,这里主要是指军官俸禄和在役士兵的衣粮给养,是用于满足军事人员物质生活需要的费用,此为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边防军的养兵费用各个时期不尽一致。同时也由于(三)口粮供给。从汉简材料来看,汉代士卒口粮供给有如下四种情况:1.月粮三石三斗三升少。·止害燧卒孙同二月食三石三斗三升少正月乙酉自取(27·11)卒陈贺三石三斗三升少审登取卩卒苏登三石三斗三升少审登取卩2.月粮三石。口口卒徐尊七月食三石口口卩三月食三斛3.月粮二石六斗。出麦二石六斗以廪夷胡嶷卒口出麦二石六斗口以廪□4.月粮二石及其以下万年长武糒二石卒

5、魏圣取出粟卅石石月食卒十五人(160·8)九月出麦一石九斗三升少以食斥竟卒周奉世九月食(10·3)大石一石七斗四升以食吏卒一人(88·10)根据记载,士卒月粮最高三石三斗三升,最低额为一石七斗四升,数量相差如此悬殊的原因可能出于多种情况。或战时与平时有别;或剧作劳动与轻微劳动有差;或发放口粮的时间地点有异等。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有所不同。汉简148·15:“凡出谷小石十五石为大石九石”;又简148·41:“人糜小石十二石为大石七石二斗。”可知汉代计量器具有“大石”“小石”之分,且他们之间的比例为6∶10,即大石六斗合小石一石。汉

6、简中言及二石及其以下者多为大石计量;而二石以上者则多为小石计量。如此,则三石三斗三升、三石、二石六斗,折合大石分别为二石、一石八斗、一石五斗六升。这与大石计月粮二石及其以下的供给标准基本一致,一般在日食五至六升之间。这在四、结束语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由于疆域广阔,边防战线拉长,边防军也随之增加。在一般情况下,边防军为20万一30万左右。而在秦皇、汉武、王莽时期,由于“外事四夷”,边防兵力极盛,大约保持在50万一80万之间。边防军增加,其养兵费用也相应增加。由于西、北边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之不便,供养边防军的任务显得极为繁重。在一般情况下,士卒的

7、粮食消耗800万石左右,约占全国田租的14.5%;费用支出近23亿钱,约占全国赋敛收入的34.7%。它构成国家财政的巨大支出。而在边防军事形势紧张时,国家财政往往不胜供给,不得不采取其他补救性措施。秦汉时期,国家财政困难大都是由于边防养兵费用支出超度所引起的。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秦汉时期之所以宁愿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去供养庞大的边防军,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军队是国家为了进攻和防御而维持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1]强大而巩固的边防,是秦汉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盖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2]然而,要保证强大边防

8、武装力量,巨额的养兵开支就必不可少。这就势必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压力。而这种压力又被统治阶级转移到广大编户身上。恩格斯指出:当“军队变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