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ID:25399476

大小:112.3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0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_第1页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_第2页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_第3页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_第4页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五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构建结构】文化凋零文革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曲折发展文化繁荣文革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再现繁荣文化事业的发展【自主预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说在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2、成果:领域文学创作电影戏剧舞台剧艺术精品作品

2、《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雷锋之歌》《将军三部曲》等《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花》《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二)“十年动乱”“文化的凋零”1、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2、表现:①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②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③文艺作品遭封杀;

3、“八亿人口八个戏”(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1、“二为”方向的提出(1)含义:文艺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背景: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2)中国第四次文代会1979(3)意义:1)概括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2)反映了时代的要求3)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2、体育成就引入注目(1)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2)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五连冠”(3)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第一枚金牌(4)1992年和1996年,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中

4、国均获16枚金牌(5)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6)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问题探究】探究一: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探究二:通过对“双百”方针的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

5、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同步精练】【选择题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选择题2】“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包括: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选择题3】下列关于“百花齐放,

6、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构建结构】现代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开基创业取得成就,也有偏差建立人民教育遭破坏蓬勃发展新挑战1949195619661976197821世纪------------------------------------------

7、-------------------→”左“的思想提出教育优先战略,科教兴国更进一步确立科教兴国,教育优先人民教育思想【自主预览】(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1949年制定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3、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部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

8、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4、在推动教育方针实施的过程中,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指实行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的教育制度,同时倡导的“两种劳动制度”是指实行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5、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