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

ID:2540799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_第1页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_第2页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_第3页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下游05.7异常现象洪水初步分析

2、第1内容显示中 摘要:针对“05.7”洪水在黄河下游河道的演进过程中发生的流量沿程增大等“异常”现象,利用实时水情资料分析了此次洪水的来水来沙条件和河道冲淤情况,认为“05.7”洪水没有对下游河道的排洪能力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并且认为造成“05.7”洪水小花间洪峰流量沿程增大的原因不是测验错误。关键词:流量沿程增大;沙峰滞后;异重流排沙;“05.7”洪水;黄河下游1来水来沙条件2005年7月3日~5日,黄河中游渭河发生了一场洪峰流量为2070m3/s、最大含沙量为

3、177kg/m3、历时约3~4天的洪水。在此之前的7月2日,黄河中游干流龙门也发生了一场洪峰流量为1600m3/s、最大含沙量为166kg/m3的洪水,但历时只有1~2天。相应的,潼关站出现了一场洪峰流量1880m3/s、最大含沙量183kg/m3、历时3~4天的洪水,这场洪水的径流量约为4.18亿m3,输沙量约为0.36亿t,该洪水从处于敞泄运用的三门峡水库经过的时候,又发生了冲刷,从而使出库的洪峰流量和最大含沙量分别增大到2970m3/s和301kg/m3,平均含沙量则由入库的86.9kg/m3

4、增大到出库的161.8kg/m3,三门峡水库出库沙量约为0.66亿t。主要受上游渭河来水和三门峡水库敞泄排沙影响,2005年7月5日小浪底水库出现今年的第二次异重流。18时,随着小浪底水库排沙洞的开启,异重流被排出水库。小浪底出库最大流量为2300m3/s(起涨阶段)、最大含沙量为152kg/m3。小黑武(小浪底、黑石关和武陟三站的简称)的流量和含沙量过程线见图1。根据实时水情资料估算,小浪底出库3d的径流量为5.4亿m3,自起涨起历时9.88天的径流量为8.59亿m3。由于该次洪水起涨阶段和落水阶

5、段小浪底站的实测含沙量数据较少,因此估算小浪底站的出库沙量在0.32~0.41亿t之间,这样,此次异重流小浪底水库的排沙比为48.5%~62.1%。进入黄河下游的这场洪水称为“05.7”洪水。“05.7”洪水期间小花间(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支流伊洛河和沁河加水不多,9.88天的径流量之和仅为0.62亿m3。2“05.7”洪水的“异常”现象“05.7”洪水在下游的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①小花间洪峰流量沿程增大,峰形变异;②在下游河道的演进过程中沙峰不断滞后于洪峰,这与“04.8”洪

6、水类似[1]。(1)小花间洪峰流量沿程增大和峰形变异。“05.7”洪水在小花间演进的过程中发生了流量增大等“异常”现象。图1和图2分别是小浪底和花园口站的流量和含沙量过程线。“05.7”洪水洪峰演进到花园口站的时间是7月7日5时42分,洪峰流量为3640m3/s,该次洪水小浪底站的对应洪峰流量为2300m3/s,即使考虑区间支流伊洛河和沁河的流量55m3/s,小黑武的洪峰流量也不过为2355m3/s,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仍然偏大1285m3/s。和小黑武相比,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偏大”了54.6%。对

7、照小浪底站的流量过程线,可明显看到,花园口站的流量过程线和小浪底的明显不同,花园口站在涨水开始阶段有一个尖瘦的“峰尖”,这个峰尖的洪峰流量比其后面的流量过程2500m3/s大1140m3/s。(2)演进过程中沙峰不断滞后于洪峰。表1统计的是“05.7”洪水洪峰和沙峰所出现的时间,从表1看到,“05.7”洪水在下游演进的过程中,沙峰是总是滞后于洪峰的。在小浪底站沙峰滞后于洪峰10小时;到利津站沙峰滞后洪峰36小时,是小浪底站的3.6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大于小浪底站不是测验错误导致

8、的。为说明这个问题,计算了“05.7”洪水小黑武和花园口站从起涨时刻算起的累计径流量,并计算了花园口站比小黑武累计径流量的差值(累计径流量的差值其实反映的是小花间槽蓄量的变化过程),见图3。从图3可以看到,花园口站在起涨1.08天时,累计径流量的差值最大,为0.29亿m3,之后径流量差值呈总体减小的趋势,在大约第3.4天的时候达到平衡(即累计径流量差值为0)。“05.7”洪水花园口站的历时正是3~4天,这基本上可以说明小花间洪峰流量沿程增大不是测验错误导致的。至于表2统计的花园口站径流量比小黑武的大

9、,则是“05.7”洪水落峰以后的径流量差引起的,是不是测验误差需要进一步分析,但它与“05.7”洪水洪峰流量增大无关。而艾山站的洪峰时段径流量大于上游的孙口站,则是由于东平湖向黄河泄水的缘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