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

ID:25414897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_第1页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_第2页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_第3页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_第4页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分析传播是特有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生产关系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必须进行信息交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形成了传播现象。文化传播是推动我国古代文学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其中语言是最便捷和最广泛的方式,在文字产生后,突破了语言在时空的限制,让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多样化。  1 古代文学传播概述  从学科的地位来说,古代文学的传播是古代文学史、出版史、史料史、版本学以及传播学各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我国文化传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岁月,有着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并且独具特色。传播媒介不断发展,推动和

2、促进了文学传播。使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其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向现代文化地转变。  2 传播方式的演变  古代文学的最原始的传播方式就是口语。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代表的就是民间口语传说的典型,而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声诗传唱的典型。人们口耳相传,因而一些历史悠久的神话故事传说得以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首先是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抄写时代,抄写在西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传播方式。从起初的简牍抄写到锦帛抄写,后随着纸的发明,抄写走向了巅峰时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终结了抄写

3、时代,印刷术大大提高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所以,印刷术在我国文化传播方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社会仍在不断快速向前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是变得丰富,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对于实现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3 传播方式的探究  由上述可知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方式,按传播手段分类主要分两大类:文字传播和语言传播;按载体的物质形态分类可分为:书集传播和单片传播;按传播途径来分:营利性传播和非营利性传播;按文学传播的文本形态而言,可分为:笺注式传播、选择式传播、点评式传播、本事式传播、配画式传播和改编

4、式传播等。  3.1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使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根本性变革。文字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跨时空和跨空间传播得以实现。印刷术的出现更是在为文字传播锦上添花。说起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1040年,而王祯开始应用活字印刷术时是1230年,将近两百年的空白让笔者曾经反思要是没有这空白,中国的文化传播史今天又会是何景象,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3.1.1 借阅和传抄  在文字传播中,借阅和传抄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即使在后世印刷术比较发达的元朝仍有不少文人墨客由于家境贫寒,无力购买大量书籍,为了学习而借阅和抄录,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则为了收

5、藏。在借阅和传抄的过程中其实对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筛选。比如,书籍主人会带有倾向性地推荐书籍,抄阅的人更是会在花费时间和精力抄写时认真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书籍。那么在传抄活动中频繁流动的书籍变成了经典之作。此外,要与之对比的是,有些文学书籍即使写成,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并不能马上进入商业市场,直到社会影响广泛后才得以刊印。《金瓶梅》便是典型例子。这个让人爱恨交织的爱情故事的小说起初也是流传于抄本,在问世二十多年后才得以印刷刊发。在明代初年,统治者为了加强巩固封建思想统治,开始强化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尤其明太祖制造的几乎不需要什么理由就能大开杀戒的文字

6、狱极大的震慑了一众士大夫,扼杀了士大夫的人格尊严。使得士大夫们少谈政治,从根本上成为统治者思想上的奴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瓶梅》被斥为淫书,自然是不能出版的。  印刷术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文字传播的速度,极大地推动了书刊的发展。也为书籍的传阅和抄写提供了可能。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但是成本较昂贵,所以当时主要是印佛经。到了北宋初期雕版印刷术更加成熟,这个时候开始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风行于世。在元代刊刻图书则变得更加完善,出版和发行出现了分工。而在刊刻图书之风盛行的明代,出现了大量以盈利为目的

7、的书坊,并开始印制销量较广的文学书籍。文学书籍的商业市场刺激了文学创作,在万历、天启年间,更是有书商看中了人们普遍喜欢通俗小说的商机,邀请冯梦龙编刊了《古今小说》。  3.1.2 选辑  在文学传播中有一种效果显著且历史悠久的传播方式就是选辑。孔子删选的诗三百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选辑的起点。选本,是诗人通过选出部分自己的诗或者其他人的诗来阐明自己文学思想或者传播文学作品。  选自己的诗做成的选辑又叫行卷,应试的举子为了增加自己中举的希望,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托人送给主持考试的主司。编辑他人所做的诗则是为了宣传和引导。尽管选辑的

8、标准、审美不同,但多是有积极意义的。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