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

ID:2542455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_第1页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_第2页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_第3页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_第4页
资源描述:

《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洲民主和中国宪政

2、第1  进入21世纪,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地区,莫过于亚洲。从西亚和南亚的反恐战争,到中亚和东南亚民主化,再到东亚的复杂变局,形成了一个亚洲整合变化的链条。但是用“国际化”来概括这些变化,似乎并不准确,这些变化对增进国家间自由交往的作用,并不突出。象伊拉克,不仅没有导致国际交流的增进,该国反而成为了国际人员进入的恐慌地带。这些变化,也没有弱化各国的民族国家色彩,强势文明国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并没有被普遍认可;精神世界基本上保持原样,不同的传统宗教继续在各国发挥引导人民生活的作用。但是,亚洲的确在

3、发生巨变,这种巨变可以归纳为“亚洲民主化整合”。  亚洲民主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21世纪出现亚洲民主化整合,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民主化过程的延续。如果忽视亚洲的此种变化趋势,被动变化的国家,可能比主动变化的国家,经历更大的变化冲击――一种他人主导的变化,一定会倾向保护外部主导者的利益,而不总是从被动变化国家的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促进被动变化者变化的情况下,当民主成为至上价值的条件下,传统国家的统一的价值就必然会被贬低、忽略,变为次要。这种可能在21世纪形成的格局,对于国际化时代的世界整体利益,没有损害,但是会损害特定的

4、传统国家的文化整合梦想。  虽然民族国家的独立具有历史正当性,具备先占者的正义,但是自由交往的国际化潮流,形成了主导性的交往者的正义。这种交往者的正义,突破了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控制,成为了更高认同度的正义。单纯张扬民族利益的民族主义旗帜,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黯然失色――时代正义观的确立,导致民族主义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对交往正义的有效抵御。在人类确认人的基本和普遍价值的环境下,以损坏此种普遍价值为代价的民族主义,已经走向自身的危险道路。  民族主义的社会动员方式,在未确立交往正义的前提下,导致内部社会的分裂,促进非理性

5、的社会行为的规模扩张,并不促进民族国家的利益,最终会导致社会动员机制的失效――因为,民族主义并不能提供出完整的社会利益保护方案,而交往正义的目的,在于确认每一个交往者的社会和法律权利。由于交往正义具有的社会方案优势,它势必会动摇民族主义的社会动员,会发生突破文化条件的集体转移。  这个前景描画,是思考平衡民族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问题的前提。国际化引发的新一波亚洲民主化浪潮,给变化中的亚洲国家提供了一个思考机会和发展选择。严肃对待亚洲情势,是民族国家的重大课题――将传统国家的文化梦想和交往正义的世界整合有机结合,是21

6、世纪初期民族国家的重大课题。  这就涉及到中国宪政。中国宪政是世界中的后发宪政,通常是为了克服民族主义和交往正义的冲突与危机,发生的调适性宪政。宪政运动的启动,它的合理目的,在于建立民族国家自身社会的组织和大同世界交往正义的平衡;它的次合理目的,在于保障民族国家的先占正义和先占形成的交往利益;它的非合理目的,在于保持传统社会组织,抗御交往正义。  中国宪政目的的选择,在于建立宪政的合理目的,容纳次合理目的,而不宜确立非合理目的――以史为镜,大清帝国对宪政非合理目的的选择,既导致宪政努力的功夫白费,也终结了自身的社会

7、权力――这种结局,不是宪政激进分子个人原因所致,而是一种民族国家的集体选择后果。在当今实际已经发生的新一波亚洲民主化现象的过程中,吸纳历史教训,保护民族国家的正当利益,合理建立宪政目的,十分必要。但是,基于一些的民族思维定势,往往导致他们的历史处境惊人相似——相似得令中立的观察家们窒息。  中国宪政不应当成为后发民主的被动过程,而应在确认交往正义的基础上,主动和自信地建设新的民族文化国家――“新的民族文化国家”是与传统民族国家有别的一种国家,它是确保交往正义的和平文化国家,它具有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但是消除了文化的自

8、傲,确认了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平等性。这种新的民族文化国家,是用合理宪政的规范效用保证的,是交往正义得以实现、而交往非正义被有效抵御的国家。在这种基础上,先占正义确保了新的民族文化国家具有自身的完整性,交往正义确保了它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在这样的国家,它的传统器物文明、习惯的生活方式、独特的文化构造,与和平世界的利益不矛盾,不冲突。  中国宪政的目的,在于组织一个适应亚洲民主化和国际化的国家。因应时代变化,是本代国人的命运,考验本代人集体的能力。宪政纵然是为保障个体权利,但超越个人主义的眼光,融会亚洲变局,体味国际趋

9、势,这实在是事关集体前途的大事。亚洲民主化的变化浪潮,已经从蒙古、日韩、印尼、菲律宾、印度、伊拉克、吉尔吉斯,向创造了伟大历史文化的中国,展露了强劲的潮头。它又象一股股的热浪,迅速地改变了亚洲政治气候,最终会融解掉僵硬社会的坚冰。  鲜江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