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

ID:25432500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_第1页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_第2页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_第3页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_第4页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论文摘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腾飞是世界高教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探讨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创新、创业与建立工业园等方面分析其成功之道,可以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提供若干启示。关键词:斯坦福大学;高职院校;启示在美国众多的知名大学中,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书写了美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1891年开始创办于美国西海岸的大学比起东部的大学晚了100多年,直到1920年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在权威的《美国新闻与世界导报》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却上升到

2、前列。从1984年开始.freelHean)的鼓励下,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惠利特与普卡德在帕罗阿图镇的爱迪生大街367号一间车库内创办了一家公司,就是今日闻名天下的惠普公司。195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生肖克利回到硅谷创办了自己的半导体实验室,并把当时最有才华的一批技术精英招集在一起,后来赫尔尼(Hoerni)等八位最杰出的人才离开肖克利公司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他们利用半导体的技术优势在不到八年的时间内创下了营业额达两亿美元的硅谷神话,后来八个人又分别离开公司,自立门户,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其中诺宜斯和摩尔的公

3、司就是现在计算机领域鼎鼎大名的英特尔公司。20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Filo)凭借发明的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创业构想获得了4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创立了名闻遐迩的雅虎公司,至1999年,这个公司共创造了近4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2004年,Google公司成功上市。早在于斯坦福求学期间就创办了Google并担任公司CEO的佩奇说:“在大学里,我们同学之间就常在一起讨论如何利用掌握的本领创办自己的企业,那时,我看到Yahool的成功,心里就想,我绝对能开发出更出色的搜索引擎超

4、过它。”1995年,“硅谷”的高科技产业一共赚了850亿美元的利润,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据统计,这些利润的62%来自这样一些公司,他们的创办人曾经和斯坦福大学有各种关系,可以说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不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大学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斯坦福大学第五任校长史德龄(Sterling)时期的副校长和教务长特尔曼教授是对斯坦福大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他认为:“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地方,而且对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所在地区,都可以发挥巨大影响。”

5、1944年,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20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1)发挥大学的科技优势,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中心,促使大学和工业联合起来,为高科技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优越的就业机会。(2)把学校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吸引一流的师资,组建最先进的实验室、研究所,根据自身优势,有重点地培养世界级拔尖人才。(3)重视基础教育,在教学和科研战略上,把大学二级学科作为有潜在发展前景行业的技术储备。(4)制定一套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将教学科研与工业、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

6、951年,特尔曼教授提出了创建斯坦福工业园的构想,斯坦福大学决定将学校暂时闲置的655英亩土地以极其优惠的条件租赁给一些电子公司,建成全球第一座高科技工业园区。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瓦伦兄弟创办的瓦伦公司第一个搬进工业园区,接着惠普、柯达、通用等公司相继搬入,这就是硅谷的雏形,斯坦福大学因此确定了其“硅谷摇篮”的地位,而特尔曼教授则被后人称为“硅谷之父”。20世纪60年代初,半导体工业成为硅谷经济的支柱,由于半导体是以硅作为原材料的,人们便把半导体企业所在的地区——圣克拉拉谷称为硅谷。经过高校和企业的相互支持,共同

7、发展,硅谷的发展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其日渐隆起的名声及其适应高技术发展的土壤,不仅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前来创业,还吸引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大企业来硅谷设立分支机构,洛克希德公司、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等著名机构接踵而至,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到70年代的处理器,80年代的软件业,再到90年代的互联网,硅谷始终是世界电子技术的“领头羊”。在这块不到1500平方英里狭窄的谷地里聚集了8000多家高科技公司和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万名科技人才。美国的第一财富中心已由底特律转移到硅谷,1998年硅谷的总市值为6000亿美元,已经

8、远远超过了总市值为1000亿美元的底特律,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型发动机,有力地支持了美国自1991年以来的持续经济增长。据1997年的统计,硅谷平均每天有11家高科技公司破土而出,每5天就有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上市,每天有62个百万富翁在硅谷诞生。1998年,硅谷的亿万富翁又新增加了39个,简直就像一条生产百万富翁的流水线。1998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约2400亿美元,若将其当作一个国家的GDP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