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读书报告会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

ID:25434606

大小:4.42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20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_第1页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_第2页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_第3页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_第4页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士长读书报告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2012.12■输液普遍性■输液危险性■输液技术性■输液危害性■科室护理不良事件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手段。在以前,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疗手段。在今天,静脉输液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持的重要手段.而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90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指南中,认为可接受的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目前有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可能会造成液体不滴、需要重新穿刺的痛苦,同时也

2、影响了整个治疗的顺利进行,此外静脉发炎后局部组织红肿、静脉呈条索状、产生硬结等改变也给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预防护理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的服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的责任——一、静脉炎的定义二、静脉炎的病理变化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四、静脉炎的分类五、静脉炎的分度六、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七、静脉炎的处理八、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主要内容一、静脉炎的

3、定义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静脉壁内膜的炎症反应,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血管中层血管外层血管壁瓣膜血管内膜结缔组织血管中膜血管外膜动脉静脉二、静脉炎的病理变化二、静脉炎的病理变化静脉炎是静脉壁一层或几层发炎,静脉内膜受到刺激即是静脉炎的最初症状(触痛),若有皮肤颜色的改变(发红),说明刺激波及到中、外膜、皮肤及真皮,后期静脉变硬呈条索状触痛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临床表现: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机能

4、障碍,沿静脉的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等。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临床分型:红肿型、硬结型、坏死型、闭锁四、静脉炎的分类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1.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针管滑动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2.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均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

5、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无菌性:胺碘酮,多巴胺,甘露醇3.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玻璃屑、细菌入血,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无菌性:胺碘酮,多巴胺,甘露醇细菌性:穿刺部位感染,或留置导管逆行感染。4.血栓性静脉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五、静脉炎分度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将静脉炎分为3度。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6、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分级0级为无疼痛Ⅰ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Ⅳ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1cm,影响肢体功能六、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不可以进行干预的和可进行干预的不可进行干预的:包括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可以进行干预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等病人的机体因素人体患病时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特别是皮肤粘膜的防御能力下降是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

7、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营养状况、皮肤、室内的空气状况感染机会的多少都是造成静脉炎的后为因素。病人的机体因素另外,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与静脉炎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研究报道:女性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增加药物本身的刺激因素药液pH值药液渗透压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微粒因素药物的输注速度输液时间长短药物浓度给药容积药液pH值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造成血浆pH值改变过酸过碱均会造成血管损伤pH值不同的两种药液混合静脉给药容易发生静脉炎药

8、液pH值有研究报道:动物实验PH4.5-100%的静脉引起严重的静脉炎PH5.9-50%的静脉发生轻度到中度静脉炎PH6.3-20%的静脉血管发生轻度静脉炎PH6.5-没有血管发生改变人体试验PH7.0-7.4的中性溶液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最小注射液酸碱度范围在3.0~11.0都无明显致静脉炎的倾向;药液pH值≥12.0,有明显致静脉炎的趋势。部分药物PH值5%GS、10%GS、50%GSPH=3.2-5.50.9%NSPH=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