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ID:2545018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_第1页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_第2页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_第3页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_第4页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摘要]目的探讨目前腹股沟疝的外科方法,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通过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疝的发病机制及各种治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注重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可因人而异选择不同术式,总体上现代无张力疝修补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术后复发要优于传统张力修补,可提倡门诊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结论随着新材料研制及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大力推广,可使术后疼痛减轻,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使疝修补作为门诊手术成为可能。[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Advancesintreatmentofingu

2、inalhernia[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proceduresfortreatmentofinguinalherniatodirect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Pathogenesisrelatedtoanatomicalstructureofinguinalregione,ateridsandtension-freeprocedurescanrelievepostoperativepain,shorteningoperationtime,decrea

3、seplications.[Keyincscope腹腔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原来位置,经由先天存在的或后天形成的裂孔或间隙薄弱区进入另一部位被称之为腹疝,其中发生在腹股沟区的称为腹股沟疝[1]。包括: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股疝。其占所有疝的90%,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90%。男女发病比例为15∶1,以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在16世纪前,现代解剖学理论尚未建立时,腹股沟疝手术均未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实施,到16世纪现代解剖学理论建立后,疝的手术才遵循解剖学基础进行,特别是在19世纪末生理解剖学的发展,真

4、正建立起现代疝外科治疗。1现代腹股沟区解剖(1)Nyhus认为腹股沟韧带并非真正的韧带,不应用其做修补[2];(2)Condon解剖后认为,腹横肌腱膜弓的存在,腹横肌的弓状下缘是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重要组织,同时该肌的完整性可防止腹股沟疝的形成;(3)Shandalakis和MvVay认为,95%的人体中腹内斜肌下缘的肌肉组织并未与腹横肌融合,不存在联合腱。通常腹股沟疝修补所用的组织是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和腹直肌鞘的外侧[3];(4)腹横筋膜大部分为一较薄的结缔组织层,而在腹股沟部发育较好,是腹外疝的第一道屏障

5、,腹横筋膜层的修复是疝修补的关键[1];(5)Fruchaud在1956年提出耻骨肌孔(myopectinealorifice,MPO),由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分隔为上下两区域,上有内环和直疝三角,此区缺陷导致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下区有股血管和神经穿过,此区缺陷导致股疝。2腹股沟疝的分型[4]2.1传统分型是以腹壁下动脉为界分为斜疝、直疝、股疝,不能根据病变的实际情况选用应用的手术方法。2.2现代分型Casten分型、Gilbert分型、Nyhus分型、Bendavid(TSD)分型,均以疝环大小为标准。2.3中华医

6、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分型标准(2003年)[5](1)Ⅰ型:疝环缺损最大直径不超过1.5cm(约一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坚实完整;(2)Ⅱ型:疝环缺损最大直径1.5~3.0cm(约两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存在但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已不完整;(3)Ⅲ型:疝环缺损最大直径超过3.0cm(大于两指),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或薄而无力或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4)Ⅳ型:复发疝。3传统疝修补术3.1疝囊高位结扎使结扎切断的残端能回缩到腹横肌深面而不显露于手术野,结扎线穿过肌肉并固定方法不

7、妥。3.2腹股沟管壁的修补前壁修补有Ferguson法;后壁修补有Bassini法、Alsted法、McVay法。近代腹股沟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传统疝修补术存在许多缺陷:(1)没能修补腹横筋膜层,没能纠正或关闭疝发生的缺损部位,为术后复发保留了基础;(2)术后张力过大,影响组织愈合,术后恢复;(3)术后易发生股疝等。近年疝修补的重点是修补破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手术方式加以改进如Shouldice法、Madden法、Panka法、腹膜前疝修补术。均为打开腹股沟管

8、后壁修补腹横筋膜,缩小内环口。4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自体或人工制作的组织片来修补疝的方法。4.1人工补片[6]用作补片的材料曾尝试: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异种生物材料、自体组织等。理想的生物材料应达到[1]:(1)在组织液中不引起物理变化;(2)无化学活性;(3)不存在炎症和异物反应;(4)无致癌;(5)不产生过敏;(6)能耐受机械扭曲;(7)能随意裁剪;(8)可消毒;现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