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ID:2545119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_第1页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_第2页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_第3页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汉.L.南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属北亚热带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8℃,年无霜期254天,年日照时数1970h,年平均降水量1276.2mm,年平均降水日数123天。自20世纪90年代汉南区建成全国最早的甜玉米种植基地后,现已成为国内鲜食甜玉米综合生产标准示范区,连片设施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是远近闻名的甜玉米之乡。为了保持我区甜玉米产业持续发展,近来年汉南区农技推广中心积极摸索甜玉米多种高效配茬栽培模式,其中配茬种植秋甜玉米是重要课题。2009年在湘口街双塔大队安排早稻后茬种植秋甜玉米6.7hm2,结合推广

2、免耕栽培技术,取得初步成功,平均667m2产鲜棒705kg,纯收入1230元,比种植晚稻增收684元,并节省了劳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秋季甜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特点  1.1气候条件  秋甜玉米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干旱、光照充足天气,生长后期气温逐渐降低。  1.2秋季甜玉米生长特点  一是秋季甜玉米生育期变化较大。一般7月20日左右播种,70天左右可以收获,而8月10日以后播种,100天才能收获。二是植株性状有变化。秋季甜玉米植株相对矮小,株高在1.8m以内。三是病虫害较重。主要虫害有斜纹夜娥、甜菜夜蛾、玉米螟等;主要病害有纹枯

3、病、茎腐病等。四是果穗性状较差及产量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秋甜玉米生产的气候条件和特点,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秋甜玉米高产稳产。  2主要栽培技术  2.1茬口安排  早稻:4月上中旬至7月底。  甜玉米:7月底8月初至10月上中旬。  2.2早稻收获  ①收获及开厢早稻采取机械收获,稻草均匀留在畦面,并按每厢1.2m(包沟)规格开沟。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地抛在厢中间,厢面整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  ②除草剂及底肥施用早稻收获后当天或第2天,每667m2喷施克无踪(百草枯)250mL杀青灭茬,杀灭杂草。喷药1天后回浅水浸泡,让水自然落干,并每667m2条施复合肥5

4、0kg。  2.3甜玉米栽培  ①品种选择华甜玉3号。  ②播种期7月20日至8月10日播种为宜,具体播期以地等苗为标准,不能让苗等地。  ③播种方式采取穴盘基质育苗以确保苗全、苗齐、苗壮,穴盘规格以70孔为好。  ④移栽2叶1心为最佳移栽苗龄,移栽株行距为60cm33cm,密度为3500株/667m2,即每厢栽2行。移栽后,及时沟灌跑马水,随灌随排,不能漫灌。  ⑤大田肥水管理秋甜玉米生产期气温前高后低,肥水管理要求一炮轰,即甜玉米4叶1心施苗肥,667m2施尿素8kg;拔节时(9~10叶)重施拔节肥,667m2施尿素20kg。遇旱及时灌水,采用沟灌,不能漫灌。  ⑥病

5、虫害防治a.虫害防治。苗期特别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玉米螟等害虫,用除尽(溴虫腈)、敌杀死(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除尽效果较好,吐丝后禁用化学农药。  b.病害防治。秋季要特别注意玉米大、小斑病及纹枯病的防治。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间隔1周再防1.L.次。  ⑦适时采收一般吐丝后22~25天,花丝变黑即可采收,分级包装、品牌销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