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ID:2545406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_第1页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_第2页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_第3页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摘要:高大厂房建筑因体量大造成温度梯度大、温度分布不均匀,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设计人员。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技术,对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帮助。本文阐述了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的原理,分析了辐射采暖方式的特点,并用实例介绍了这种采暖方式的设计方法。关键词:定检机库天然气红外线辐射采暖节能1引言我国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转移和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我国西部探明并成功开发了一批优质天然气田,现已形成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4个国家级的天然气田.freelm直径的

2、钢管连接而成的管路及覆盖在其上方的高效铝合金反射板构成,如图1所示。图1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示意图该系统采用天燃气、液化石油气或煤气等气体作热源,经发生器燃烧后,加热发生器中的空气,借助于离心风机或真空泵的作用,将加热后空气及燃烧后的产物输送到辐射管内,加热辐射管至一定温度,辐射管产生远红外线,向外传递热量。该系统是根据太阳加热地球表面的原理设计制造的,太阳向地球供给能量的电磁波谱分析结论显示:波长10-8微米(μ)以下的为宇宙射线,波长在5×108μ以上的为声能电波,热能辐射波的波长范围主要在2-10μ之间。该系统能模拟太阳产生出

3、只对被辐射物加热而对传导介质(空气)不加热的那一段热能辐射波(波长2-12μ)。所以该系统的直接供暖对象不是采暖空间中的空气,而是取暖目的物:空间内的工作人员、设备工具等。这些取暖目的物按照其自身的物理化学结构特点吸收并储存接收的热能,然后通过其接触空气的表面向采暖空间内的空气传递热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绕暖通技术界的各种军事、民用库房等高大空间采暖的难题。2.2技术特性2.2.1高效节能该采暖系统产生的远红外线直接加热地面、设备、人体,被加热体吸热后变为储能装置再次向空间放热,这就使被加热体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下

4、层温度与上层温度接近。而采用对流原理的供暖系统是直接加热空气,由于热气上浮形成室内空气上层温度明显高于下层温度,造成大量的热量通过天花板及外墙散失,增加了能源消耗,两者相比,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技术可节约能源达30%以上。下图为两种供暖方式的温度分布的对比。其中图2是对流供暖方式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图3是红外辐射供暖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图2对流供暖方式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图3红外辐射供暖的温度分布示意图2.2.2安全舒适采用无名火采暖,系统带有多项互检安全措施,可以100%的保证安全。远红外线大部分被地表吸收,人体足部温度高于身体温度,且远

5、红外供暖无空气流动,不会形成灰尘及悬浮粒子在空气中飘扬,使供暖区间洁净无灰尘,非常舒适。2.2.3运行经济可实现定时、定向、定区域供热,自动控制,消除热媒远程输送及开机预热造成的能源浪费。2.2.4操作简便可以设定温度或时间进行自控,也可由工作人员手控,只须轻触控制开关即可实现开机关机。3工程实例3.1工程概况空军某机场定检机库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位于鲁西南某县,机库长52米,宽42米,屋脊高15.3米,屋檐高8米,建筑面积2184m2,建筑物体积25450m3。机库两侧有耳房12间,层高3.6米,建筑面积600m2。机库内原有以蒸

6、汽为热媒的热风采暖系统,因使用效果不好而废弃多年,热风系统已锈蚀殆尽,蒸汽锅炉设备早已拆除。耳房无采暖设备。场区现有采暖热水锅炉设备为其它建筑供暖,负荷余量仅够耳房使用。现定检机库及耳房要整修使用,需要重新设计安装新的采暖系统。经计算,定检机库热负荷为263KATLAB使用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贺平,孙刚.供热工程(新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