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流量标定装置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

ID:25457340

大小:54.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_第1页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_第2页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_第3页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线流量标定装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名称: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流量在线标定装置摘要:球形Ni(OH)2、三元材料前驱体、钴酸锂前驱体CoCO3、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的合成过程对进釜原料流量需要极其严格,需要定期对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进行标定,以确保原料进釜流量的可控性。1、生产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液贮罐(1),计量泵(2),泵上方装有缓冲气囊(3),用来缓冲计量泵输出流量脉冲,影响流量的稳定;反应釜(5),用来进行产品合成反应的设备。2、在线流量标定装置包括流量计量斗(4),其形状为倒置四棱台(图Ⅱ),体积为5—100L,根据实际生产流量大小制定,顶部设有卡盖(1

2、1),卡盖(11)上有排气管(10),排除计量斗中气体,便于标定时计量斗内部液位上升;计量斗进料管道略伸进斗内,管口上方还设有交叉的两层挡板(13)和花板(12)起到减弱标定液体进入时的冲击,使得液面平稳;计量斗边壁上设有计量刻度(15),方便读取标定液体体积;6、7、8、9均为阀门,控制液体的流向。本实用新型将流量标定装置安装在流量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于化学工业的计量泵系统的流量标定。权利说明书原标定方法在泵流量系统需要标定时,停止泵工作,将进料管道拆下固定好,物料装入准备好的桶中,打开泵,在计量泵运行正常、流量稳定后,开始用秒表计时,同时计

3、量液体体积,结束后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此方法效率低,标定误差较大,在液体为无色透明时,标定者无法辨清液面具体刻度,造成标定误差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将流量标定装置设计安装在流量控制系统中,在计量泵流量系统正常运行时,只需开关相应阀门即可进行标定,读数方便准确,节省人力。1、生产过程中流量控制系统生产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液贮罐(1),贮存合成所用的原料;计量泵(2),用来将原料液由原料液贮罐泵入合成反应釜(5)中;缓冲气囊(3),用来缓冲管道中液体的脉动,使得计量泵流量稳定;反应釜(5),用来进行产品合成

4、反应的设备。2、在线流量标定装置,设计安装在计量泵流量控制系统中,包括液体计量斗(4),其形状为倒置四棱台(图Ⅱ),体积为5—100L,根据实际生产流量大小制定,顶部设有卡盖(11),方便移除,便于对附着在液体计量斗(4)内壁的液体清洗,卡盖上有排气管(10),排除计量斗中气体,便于标定时液体计量斗(4)内部液位上升;标定液体进料管道略伸进液体计量斗(4)内,管口上方还设有交叉的两层挡板(13)和花板(12)在标定时还可以阻挡标定液体进入液体计量斗(4)中的冲击,起到液面平稳的作用,方便标定时读数;液体计量斗(4)边壁上设有计量刻度(15)

5、,方便对标定液体体积的计量;6、7、8、9均为阀门,控制液体的流向。技术领域电池正极材料如球形Ni(OH)2、三元材料前驱体、钴酸锂前驱体CoCO3、磷酸铁锂等的合成过程对进釜原料的流量要求极其严格,需要定期对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进行标定,以确保原料进釜流量的可控性。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系统中的液体计量斗,涉及化学处理工业的计量系统的流量标定计量斗设备部件明细列表1—原料液贮罐2—计量泵3—缓冲气囊4—标定计量斗5—反应釜6、7、8、9--均为阀门10—排气管11—卡盖12—花板13—挡板14—进液口15—计量刻度工作原理1、计量泵正常运行时

6、,打开阀门9、关闭阀门6、7、8,计量泵将原料泵入反应釜。2、需要对计量泵流量进行标定时,打开阀门8、关闭阀门9,原料液进入标定计量斗中。3、液面经标定计量斗内花板升至零刻度时,开始计时,一定时间后,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9,原料液进入反应釜内继续反应,读取计量斗中原料液的体积V,计算泵流量:F=。1、标定计量斗中的原料液处理:若反应釜体积较大时,少量的原料不会造成反应体系紊乱,只需打开阀门7,将原料液放入反应釜中参与合成反应;若反应釜体积较小时,少量的原料会造成反应体系紊乱,只需打开阀门6,将原料液放回原料液贮罐中,标定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