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

ID:25461679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_第1页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_第2页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_第3页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_第4页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细胞缺陷与疟疾关系研究近况【关键词】红细胞异常;疟疾  疟疾在多数热带地区仍然是一种多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仅在撒哈拉周围的非洲地区每年发生恶性疟原虫性疟疾疫情就超过5亿,并导致超过百万的儿童死亡[1]。疟疾是种群进化进程中自然对人类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人类高度多样性的基因组中,有的基因由于其表达而赋予了人类抵抗疟疾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疟疾流行区中得以存活下来,这些基因在特定人群中也得以浓集。这类基因在保护人类免患疟疾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导致人类某些遗传病的发生,从而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减弱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也导致了某一群体中的这些基因特殊的平衡多

2、态性。红细胞不仅为疟原虫提供食物和寄生场所,而且疟疾感染的许多病理特征都跟疟原虫与感染红细胞、未感染红细胞及其他组织相互作用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疟疾保护作用都与影响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因有关。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疟疾与红细胞膜蛋白  1.1血型糖蛋白C红细胞表面某种特殊蛋白的缺失,将影响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包括黏附、重新定位、结合和内化等一些关键环节,这些特殊蛋白包括唾液酸性糖蛋白A和B等。近来的一些研究发现了第三受体及血型糖蛋白C的重要性,编码血型糖蛋白C基因(GYPC)外显子3的缺失,使Gerbich血型抗原(Ge)阴性,赋予抵抗疟疾从而保护人

3、类免患疟疾。在试管试验中发现,GYPC外显子3有抵御某些亚群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能力,这类疟原虫通过恶性疟裂殖体红细胞结合抗原140(EBA-140)途径入侵红细胞[2]。进一步研究发现,GYPC外显子3也是卵形红细胞症的主要诱因,这可以对疟原虫通过上述途径入侵红细胞提供保护。然而,目前还没有临床上的研究报道GYPC外显子3与临床疟疾的相关性,因此,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阐明GYPC外显子3与疟疾保护之间的关联性。  1.2Duffy和ABO血型有几种血型已被认为与保护人类免患疟疾有关,常见的是Duffy血型和ABO血型。大部分西非人、许多东非人都具有Duff

4、y血型。Duffy血型基因有3种等位基因即Fya、Fyb和Fyo,红细胞表面具有Fya或Fyb因子的黑人对间日疟完全是敏感的[3]。在Duffy血型基因的3种等位基因中,Fyo与红细胞的抗原缺失有关,其在非洲撒哈拉人群中出现的频率高且较稳定,而在其他人群中较少,Fyo纯合子对间日疟不敏感[4]。有研究报道[5]A型血疟疾病人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与其它血型的疟疾病人相比发生昏迷的危险性更高,提示该人群患重症疟疾与血型有关。但ABO血型与疟疾之间无显著关联的现象在印度及其它地方亦有报道。  1.3CR1表达缺陷红细胞CR1是红细胞表面的I型补体受体(C3bR:CD

5、35),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细胞膜上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具有4种异型,分子量依次为160、190、220、250。CR1的配体有C3b、C4b、iC3b、iC4b,其中以C3b的亲和力最强。正常人每个红细胞上所含CR1拷贝数在200~1000个之间。红细胞CR1主要有两个生理功能:一是作为丝氨酸脂酶因子Ι的辅助因子,裂解C3b为iC3b;二是CR1可结合粘有C3b、C4b、iC3b的免疫复合物及微生物,且直接将这些颗粒转运到网状内皮系统。CR1在免疫黏附、清除免疫复合物(CIC)、促进吞噬、呈递抗原、识别抗原、参与免疫调节、直接破坏抗原物质等均发挥重要作用。   

6、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是一种在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上表达的一种主要黏附分子,可以与内皮细胞和未感染红细胞上的几种受体相互作用。这种黏附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结引起红细胞在微血管系统中阻塞导致疟疾病情加重。CR1被认为是玫瑰花结形成的主要受体,在非洲的众多研究都发现,许多严重的疟疾都有这种细胞成团现象。CR1基因表达调控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在白种人和黄种人,最多见的CR1多态性似乎与CR1表达数量有关,而在黑人,CR1多态性影响CR1的结构,并决定Knop血型抗原。与其他疟疾保护基因相同,许多CR1基因多态性的发生频率在疟疾高发区经

7、常很高[6]。同时研究也显示CR1的低表达在某些人群具有抵抗严重疟疾而在一些人群却无抵抗作用,这些不同结果可以解释如下:CR1表达随年龄变化而改变、不同疟疾高发区流行性不同及CR1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所造成。对于这种疑问,目前的研究显示要找出疟疾防护综合作用的机理是困难的,在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更多的研究之前,CR1的作用尚不能定论。  1.4卵形红细胞症卵形红细胞症(Ovalocytosis)在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低海拔热带疟疾流行区流行,也称为东南亚卵形红细胞症(SAO),在西太平洋地区发病率亦高,患者的红细胞膜硬性增加。体外试验观察发现,细胞膜硬性增加,减少

8、了恶性疟原虫的侵入,降低了疟原虫密度,体外试验亦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