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

ID:25465817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_第1页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_第2页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_第3页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_第4页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的德育优势研究摘要: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师代写论文具有德育的诸多优势,应成为德育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

3、.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

4、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

6、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

7、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

8、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