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ID:2547018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_第1页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_第2页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_第3页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_第4页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政治中的均势政治分析——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视角

2、第1 4-12-19内容提要:均势理论古已有之,国际政治学者对均势政治的作用和道德评价始终存在争议。本文试从均势理论本身,即范式、模式等方面,结合近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史实对作为理论和作为现象的"均势"展开分析。  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从历史角度看,它标志着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萌芽和形成。从和约内容看,它赋予主权原则至高无上地位,催生了近现代国际法。然而长久以来,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实质发挥调节作用的并不是有理有据的国际法,而是无形

3、的均势机制。在均势机制作用下,国际政治表现为均势政治的形态,即权力主体之间通过纵横捭阖保持着大致的力量平衡。  一  均势政治与均势理论古已有之,较早见于文献的可追溯到古希腊修息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均势政治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当代经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汉斯·摩根索教授给予了均势政治相当高的重视,他认为均势有四种含义:1、针对一定事态的一种政策;2、一种实际存在的事态;3、大体均等的实力分配;4、泛指任何实力分配。另一位学者厄内斯特·哈斯则给出均势的八种解释:1、民族国家间实力均等分布导致的均衡;2、民族国家间实力不均等分布导致的

4、均衡;3、一个民族国家占支配地位所导致的均衡;4、一种维持相对稳定与和平的体系;5、一种具有不稳定和战争特征的体系;6、权力政治的另一种表述;7、历史普遍规律;8、政策制定者的指南。⑴由此可见,均势首先体现为力量的平衡,主要是国家间实力的均衡。现实主义者们认为,所谓的均势稳定状态是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即达到稳定须有赖于均势机制的作用,同时均势机制发挥作用所借助的载体是有关国家以均势为目标的外交政策。  至于均势的普遍模式,埃弗里·戈登斯坦将其归纳为"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如果有一国或者一个联盟实力增大,必然引起"抵消力"的发展以达到制衡的目的,

5、在制衡过程中产生均势。"在侧重点上,戈登斯坦的归纳和后文将讨论的摩根索的归纳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而且均势政治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无政府结构;两个以上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在此前提下,戈登斯坦归纳出三个有意义的均势范式:⑵  范式一:在无政府秩序的政治形态中,意识形态和其他政治动机很容易从属于谋求生存的战略需要。换言之,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惟有超脱意识形态的窠臼,才能够灵活地根据自身利益实现最优决策。  不妨将这一范式置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背景中考察其解释力。尽管马基雅弗里在其传世之作《君主论》中已经开始尝试分离政治与道德

6、、政治与宗教,但是基辛格认为,三十年战争以前,欧洲现实政治中的宗教热情和思想狂热仍然高于一切。改变这一现状的是法国权臣兼红衣主教黎塞留。⑶黎塞留是一个马基亚弗里主义者,信奉国家至上原则,他曾说过,"就国事而言,有权力者才有权利,弱者仅能勉力顺应强者之意见。"⑷宗教也沦为他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在摒弃了中世纪宗教和道德原则对行动的束缚之后,黎塞留使法国发展为欧洲大陆的最强国。从而迫使法国的对手也群起效仿这一强国秘诀,欧洲国际交往沿袭千年的正统规则渐渐废弃,现实主义观念、均势原则大行其道。再以英国对待法国革命的态度为例,英国是欧洲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

7、家,建立起相对民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拥有较为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虽然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有着经验主义、保守主义和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不同传统,但是从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体现出的追求资产阶级民主价值这一点来看,两国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应当是较为接近的,且均异于同时期的欧陆其他绝对君主专制国家。然而,正是英国七次高举"反法联盟"的大旗,矢志不渝地以复辟"路易王朝"为己任。英国反法的根本原因并非出自道义上的考虑,而是地缘政治现实使然。防止欧洲大陆出现霸权国家与英国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恢复欧陆均势,以牵制潜在霸权国家的崛起。而最终

8、均势政策也屡屡帮助英国达到了战略目的,形成国际关系史上百年"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的奇观。值得一提的是,均势现象以及以均势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原本不是大国追求的目标,而是大国争夺霸权的结果。  近代没有国家能够在欧洲大陆成功地建立霸权的原因,一部分可以归结为英国的"平衡者"角色,另一部分归结为欧陆国家之间的相互掣肘关系。但这两个方面只是表层的原因,实质是作为均势机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  范式二:在无政府秩序中,一方面一国必须把他国当成威胁自身的对手,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谋取绝对收益,更应当关注相对收益。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过程中不能

9、只强调自身利益,也要顾及别国利益,在不危及自身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可适当作出一些让步,以求得与别国的协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