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ID:25471209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第1页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第2页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第3页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第4页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流域水环境管理不仅与流域各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事关流域社会公众的生存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把解决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水环境安全问题作为流域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管理理念渗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管理高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新形势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剖析水环境管理体制的不足,完善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水污染防治等管理政策,提高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  

2、1  (2)经济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与排污量,提高节水灌溉率,从而在保护流域水环境的同时,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水环境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废污水排放量与水污染物排放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主要强调严格控制和降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生态绩效目标。水环境管理的生态绩效目标主要强调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两方面的属性。即通过污水和污泥垃圾的集中处理,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与生态环

3、境的用水比例,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强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其中,水环境治理目标主要强调提高污水的集中处理能力与再生利用水平;水资源保护目标主要强调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  2.2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对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目标体系的指标化过程,可以明确并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是开展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四大原则:①综合性原则。即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反映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的内涵、方

4、向性与目标性,合理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效益;②代表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反映水环境各要素的状态、不同社会和经济活动对水环境的压力,便于进行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比较;③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计算及其涵义的解释应规范,保证指标的可靠真实以及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水环境管理目标的实际测算。  基于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绩效评价目标,采用  max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优值,  mint=1,,n{aji(t)}  表示第j地区第i指标值的最劣值。  3.2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对比分

5、析  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之后,可以算出淮河流域各个地区各指标的加权指标值,这些加权指标值的时间序列构成矩阵(4)。  es;n(4)  式(4)中,iddot;iddot;Hj(t)(5)  α+β=1  式(5)中,Z为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矩阵,既体现了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优劣差异,又体现了绩效指数的增长变化趋势,α为流域第j地区在第t时期的绩效指数axzji(t)的距离S+j与负理想点minzji(t)的距离为S-j。  S+j=∑nt=1λt(zj(t)-Z+(t))2  

6、S-j=∑nt=1λt(zj(t)-Z-(t))2  Z+(t)=max{(zj(t)

7、j=1,2,,g)}  Z-(t)=min{(zj(t)

8、j=1,2,,g)}  ∑nt=1λt=1  λt+1=λt+Δλ(6)  式(6)中,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正理想解集合矩阵,Z-(t)表示沿淮四省不同时期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的负理想解集合矩阵。λt为对应的不同时期的时间权重,由于距离现在越近,各地区的水环境管理能力相对更

9、好,因此,应赋予其更大的权重,可采用等差数列赋权方法确定时间未定的权重,Δλ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则淮河流域第J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Cj可表示为公式(7)。  Cj=S-j/(S+j+S-j)(7)  最终,基于改进的理想解模型,根据式(1)-(7),可对淮河流域各地区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的优劣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4实证分析  4.1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  选择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