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ID:2547442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齐 瑛(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陕西咸阳712000)【摘 要】情境教学法以尽量多样化的手段将学生带入与课程相关的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境,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在实际中经常运用的情景教学的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学提高借鉴。..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认知规律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

2、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的要求。以上两点结合起来,现代语文教学就有了新方向,新目标,新方法。教师应该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正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实现以上目标和任务的有效途径。1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1.1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发展形成,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诸如

3、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的,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内容,并且这种种作用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1.2 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大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借助音乐、视频、美术等艺术的感染力,将具体的教学内容情境简化为形象鲜明的模拟图画,使学生如闻其人,如临其境,形象逼真,富有真实性。或通过模拟当时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或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绎、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整体性把握。总体来看,实施情境教学,有以

4、下两个方面的意义。1.2.1 小学生情感培养的需要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对认知活动有增力效能,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1.2.2 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5、这种论述反映了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2 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2.1 分角色表演分角色表演有两种情况,一是分角色朗读,一是扮演角色。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

6、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分角色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的一种阅读方法,通过分担不同角色,在语言上使角色特点更加鲜明。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熟悉课文后,还可以将这个小故事编排成话剧,进行实际的表演,这样更强化了故事情节,使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更加凸显。表演中,学生应充分的使自己投入角色中,必要时可以对故事做适当改变

7、或扩展,使角色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出来。2.2 实物演示实物演示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或抽象的,如果用实物来展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实物更形象直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物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如教学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