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

ID:25477038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_第1页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_第2页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_第3页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_第4页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论文【摘要】民族主义是每个国家与民族的人民所共有的情绪,尽管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每个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的时候都会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国外对中国的崛起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等,更加刺激了民族主义的高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介也加速了民族主义的传播,甚至加剧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freel等门户网站上出现了数十个反中国站点,会员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如果这种形势继续的话,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上

2、的裂痕会加深。”④(2)对国内政策的影响。网络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对国际关系有所影响,它的非理性言论有时候会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折射作用,对国际关系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也是外国新闻媒体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即中国外交政策的行使或者某一项具体谈判,是否受到网络民族主义的压力而会有所改变;或是当中国与他国发生冲突或摩擦时,政府是否默许,乃至操纵网络民族主义。中国政府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爆发时,会适当地提供一些释放该情绪的渠道与空间,并在某些情况下对一些原有的决策做出调整。例如,2003年网民自发组织了反对北京

3、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签名行动,一周时间内签名人数就达到了8万余人,结果政府年内作出决定的计划因此而搁浅。三、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下做好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指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⑤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网络舆论主体还是比较积极的,随着人民的道德文化素养提高,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许多网民开始理性的看待并且思考相关问题,开始对民族主义采取一种理性的的态度。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但是我们也发现,网络上也同样有着大量消极与偏激、极

4、端的舆论存在。早在民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已经提出,实现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和谐平等。网络的出现,在给民族主义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做好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使其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1、政府宏观制约由于网络的全球传播特性,政府需要从大局出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防止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演变为极端事件,因此要对已有端倪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尽量不影响外交政策的情况下维护国内国内社会稳定。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通过法律法规制约。一方面,可以通过从制定法律法规上硬性制约,例如20

5、05年4月21日,我国公安部就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发表讲话,其中明确指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发起组织游行示威的,也是违法行为。希望广大群众和学生依法办事,不要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示威活动,也不要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鼓动游行示威的信息”。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能够避免一些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发帖审核机制,通过技术控制来做好“把关人”角色,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反论坛规定的内容出现在论坛中。若有发现极端言论相关帖子,直接删除。2、发挥受众的主动

6、性,尊重受众的知情权根据心理学中的“同化评定律”原理,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与自己原有的意见一致的信息,并且都具有与他人的观念求同的趋势。因此,在对待网络民族主义中的情绪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传媒需要利用利用受众原有的观念中正确的部分,进一步引导,让受众自己认知其中的错误观念。民族主义两面性的特点决定了受众更加容易为自己认知中民族主义的正面性找到辩护的理由,而往往忽视其中的负面作用。媒体要影响受众的态度,必须遵循引导而不灌输的原则。例如对某些极端的民族主义给予充分的肯定,也大都是出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先塑造“自己人”

7、形象,在获取受众的信任感之后,进而引导受众用更加理性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媒介需要对事件进行充分的报道,让受众感觉享受到了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从而更加理性的看待事件。3、充分利用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在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后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例如2005年4月,当中国一些城市发生反日游行示威时,人民网于4月16日发表新闻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及时进行了有力的网上舆论引导,成功地影响了受众的注意力和倾向性。而像对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争端,还有南沙诸岛的主权争议

8、的持续性报道,通过对这些民族主义事件的有序引导,可以让受众学会思考什么,如何去思考,从而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争端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⑦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媒介已经越来越具备从容引导民族主义舆论的能力,国家也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使民族主义情绪进入一个理性思考的轨道,相信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能够不断完善,更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