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

ID:25478360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_第1页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_第2页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_第3页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_第4页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  一、“眼看”与“手写”结合,重视观察过程  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没有丰富的感性基础,是不可能自觉地去总结规律,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水平的。  (一)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  (二)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错字主要就错在形近字、笔画多的字上,而要减少这种错误,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例如:“未”和“末”这两个字所有的笔画都一样,区别只在于两横的长短不同,如

2、若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只由教师讲,学生肯定不感兴趣,印象也必定不深;反之,教师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  (三)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  教师的范写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运笔方法,并试着这样写。这既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  评价是一个有相当难度又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要做到正确评价,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只有观察到位,评价才能恰如其分,也才能起到提高自己的作用。  二、“脑思

3、”与“手写”结合,重视思维过程  (一)用心识记单个汉字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记字、写字当然也如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储存在大脑中。这里要特别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经过这种联系,字就记得特别牢。像“春”下面是“日”字,有的小朋友总会把它写成“目”字,如若我们在记字形前先引导他们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特征(春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植物开始生长),然后引述:春天到了,太阳暖洋洋的,你们看,“春”字的下面是——(日字),日也就是——(太阳)。这样学生的错误率必然会大大减少。许多形声字

4、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像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木字旁的字与树有关等等。在教学时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学生用拆部件、换部件等方法记字形,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地与生活经验联系,发挥思维的作用。  (二)积极进行规律总结  要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在识字上,如形声字的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口说”与“手写”结合,重视表达过程  表达是小学生

5、相对薄弱的环节,因为表达要经过几个过程。首先,表达要以观察为基础,没有观察得到的表象,表达就无从进行,其次,表达要有思维的基础,没有头脑的加工、整理,表达就不可能全面、有条理;最后,语言是表达的外显形式,有了观察和思维的基础,还得看你能不能说出来。因此表达得不好,未必就是掌握得不好,但表达得好,则肯定掌握得好。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表达的作用,这是识字教学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训练学生。  (一)说字形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换部件、拆部件、数笔画、联系生活经验……),说时要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如记“播

6、”字,要学生说出:我用拆部件的方法来记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二)评价  评价主要指对别人说的记忆方法、书写的字,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评说。这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还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比较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表达出来。学生听的过程、比较整理的过程、表达的过程都是学习,这样同一个字反复作用于大脑,印象自然深刻。  (三)说写法  说一说这个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每一个笔画、部件写在哪里,写时应注意什么。

7、这不仅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过程。  另外“听”在识字、写字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评价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过程一样,都应当是“看、听、说、写、思”的综合过程,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综合作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