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

ID:2547890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_第1页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_第2页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_第3页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_第4页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研究综述论文.freel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Ecology)理论。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却都是构成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将它们并列讲述。工业共生的概念是受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共生现象启发而来的。70年代,在丹麦的卡伦堡市产生了一种现在被称为典型案例的生态工业园系统,而JohnEhrenfeld和NicholasGertler(1997)通过对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Frosch和Gallopoulos(1989

2、)提出并发展了“工业共生”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在工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消耗被优化,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现在比较统一的定义是Engberg在《IndustrialSymbiosisinDenmark》(1993)一书中给出的。产业生态理论是美国通用汽车研究部的Frosch和Gallopoulos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制造业战略》一文中首次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在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这样,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

3、统”。而BradenR.Allenby(1994)更进一步指出,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由于集约再循环,各个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2)生态工业园(EIP)理论。生态工业园是上述两种理论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EmcatLodar则在2001年指出了七种影响EIP稳定的因素:制度、技术、经济、信息、组织、法律、认知。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多数研究定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开发上,很少有人对超越工业园区范围(如城市层次)的生态工业系统深入研究。在生态工业园实践中美国经验值得一提。生

4、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并专门在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设立了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用以引导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前,全美已有近6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3.宏观层面即社会大循环。(1)零排放(ZeroEmissions)理论。零排放理论是日本联合国大学校长助理GunierPauli(1994)提出,并于1995年在零排放世界会议上公布,其主要内涵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零废弃物,而是把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使用。虽然零排放是一种介于中观与宏观之间的理论,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宏观理论更有其意义。通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实践,学者们尤其是

5、日本学者对零排放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发展,主要是提出了零排放的具体目标,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生活的满意度)的计划,这样便走向了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零排放的6项行动原则是:对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能超过再生量、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应开发可再生的绿色替代资源,且消耗量应与产量相适应、排放的废弃物不能超出自然界的允许限度、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实现非物质化、谋求地上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建立环境效率高的市场经济。不过目前关于零排放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2)逆生产(InverseManufacturing

6、)理论。逆生产理论是在1996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一种循环社会理论。其特点是通过产品拆卸、分类、翻新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部件原有特性,以便再装配和重新销售,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循环利用问题,可惜的是该理论还处在发展中,其基础还有待加强。无论是零排放理论还是逆生产理论都是日本首先提出并努力实践的。日本明确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目标,不断进行立法工作,在多领域进行零排放、逆生产等形式的循环型社会建设,并且文部省从1997年开始实施“构筑实现零排放的物质循环工艺”的四年计划。一些省、厅也分别就建设“零排放”工业区、“零排放”公路、“零排放”港

7、湾和“零排放”住宅小区等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二、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循环经济思想传人中国后即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循环经济作为“天—人”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呈持续升温态势。这一点亦可以从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数量上得到确认。”然而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并没有沿着上述六种理论进行,而是自有其特色。首先,对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开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当前学界讨论最为激烈的方面之一;其次由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属于微、中观层面,能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且条件成熟,便于试点研

8、究,更符合我国国情,亦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